-
王征,蒋笑莉(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深化改革背景下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杨娟,刘子瑜,金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对课程教学评价的实证研究——基于A大学的个案调查与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贺小桐,汤书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原则与模式——以创新型社会发展需求为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张朋召(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研究生部).应用学位:设置我国第三种硕士学位类型的构想[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项炳池(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温州大学溯初学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雇主参与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万立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董阳,叶中华(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管理与科技政策系).理工类院校中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障碍、路径与模式[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李毅,刘莉(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解析及启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郑友训,黄金煜(江南大学教育系).领导型教师:高校学科带头人的角色选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梁传杰(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校学科建设项目碎片化:困境与出路[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许日华(宁波大学校长办公室).地方高校发展博士点的困境、意义及推进路径——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研究生教育研究》编辑部).《研究生教育研究》征稿细则[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魏华飞1,2,古继宝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大学商学院).美国博士资格考试模式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5期
-
林彦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科教融合理念的创新与实践——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4期
-
朱浩(合肥工业大学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研究生创新思维生成与培养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4期
-
彭说龙1,缪文财2(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于用人单位需求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4期
-
赵志涵,肖洋(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构建“三段式”水利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河海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创新[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4期
-
薛栋(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学术情怀: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精神灵魂[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4期
-
姜辉1,2,张燕2,刘恩贤3(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岛大学研究生院;青岛大学党委办公室).综合性大学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的实践与思考——以青岛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4期
-
魏项健,吴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基于H指数和W指数的中国高校工商学科实力评估[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4期
-
蒋林浩1,2,何烽2,郑娟3(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校与工程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的组织文化冲突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4期
-
陈立章,蒋清华(中南大学研究生院).公平与质量:推荐免试研究生制度的矛盾与平衡[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4期
-
熊正德,李璨(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比较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4期
-
潘琪,史冬波,蓝煜昕(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4期
-
万明1,李金龙1,裴旭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论研究生教育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4期
-
张小民,刘来君,张嘉琦,张璐,张丽敏(长安大学研究生院).基于满意度调查的工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