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超1,丁怡帆2,马云飞1(苏州大学商学院;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稳定 ——基于“数据权力”加剧股票“同跌同涨”的经验证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4期
-
吴迪(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政策选择[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4期
-
吕学梁,孔凡静,司登奎(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最低工资标准与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 ——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4期
-
欧阳资生,熊家毅(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中国区域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3期
-
刘喜和,白晶(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平台经济金融化、媒体报道与居民杠杆率[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3期
-
潘超1,刘丽洁2,程均丽3,钟星星4(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宏观审慎政策能否降低影子银行风险溢出[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3期
-
苗文龙,张思宇(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实体行业进出口价格风险与金融体系风险交互溢出效应[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3期
-
王雅炯1,幸丽霞2(上海杉达学院胜祥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地理距离是否影响金融机构决策 ——基于资产证券化市场微观数据的证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3期
-
王明涛,李茜(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分析师跟踪网络与公司特质信息研究 ——基于股价同步性视角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3期
-
刘仁和1,吴佳其2,吴龙基3(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深圳市前海四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风险溢价与企业雇佣调整[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3期
-
刘园园1,池国栋2,白俊3(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司治理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与金融稳定 ——来自企业发放委托贷款的微观证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3期
-
潘捷1,2,曾春燕3(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广东金融学院金融数学与统计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三维评价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3期
-
高慧颖1,2,周潮3,刘安4,仝恩有5(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中国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金融风险与部门传染 ——基于资金流量核算的CCA模型和宏观金融网络分析[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3期
-
舒利敏1,廖菁华1,谢振2,3(广东金融学院会计学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授信管理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绿色创新 ——基于绿色产业视角的经验证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2期
-
范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数字金融是否改变了家庭风险态度[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2期
-
周方召1,石祥翔2,贺志芳1,陈嘉琪1(江南大学商学院;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量化投资基金和股票市场稳定性[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2期
-
史小坤,辛子辰(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金融摩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金融数字化发展视角[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2期
-
胡春阳1,马亚明1,马金娅2,3(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北方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重大事件冲击下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间双向尾部风险溢出效应[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2期
-
蔡彤娟1,林润红2,张旭3(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中欧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比较 ——基于国家金融学视角[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2期
-
王金涛1,岳华2(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院).外资持股与系统性金融风险[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2期
-
丛颖男1,刘宜鑫2,杨达森3(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数学学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基于Copula方法的中国金融市场间相依结构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2期
-
朱子言,刘晓星(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系统性风险溢出与脆弱度 ——基于中国上市金融机构尾部风险感知的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2期
-
张华初,王徐铖(华南师范大学).不同时期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影响研究 ——基于TVP-VAR模型的对比分析[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2期
-
庞加兰1,王薇1,袁翠翠2(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的能源结构优化效应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1期
-
李文秀1,刘俊杰2(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济南大学).数字普惠金融的收入效应与消费不平等 ——中共二十大报告关于民生福祉视角的阐释[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1期
-
吴秋生,任晓姝(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漂绿”行为治理 ——基于国家金融学框架下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1期
-
蒋海,陈霜怡,王梓峰(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新发展理念下的ESG投资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基于中共二十大报告绿色发展视角[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1期
-
孙智君1,2,安睿哲1,常懿心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思想史研究所;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构成要素研究 ——中共二十大报告精神学习阐释[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1期
-
张林1,2,贺宝玲1(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大学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金融学会).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收敛 ——中共二十大报告关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的理论阐释[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1期
-
尹志超1,王丽娜2,张诚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汕头大学商学院).中共十八大以来数字金融发展的居民幸福感提升效应[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