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承财1,查建平2,章杰宽3,陶玉国4,王立国5,王露1,韩莹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桂林旅游学院东盟旅游研究基地;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高质量发展下中国旅游业“双碳”目标:评估预测、主要挑战与实现路径[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4期
-
刘佳1,2,高峰1,张生瑞1(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滨海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价值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北海银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4期
-
周彬1,2,徐金铭1,虞虎3,金建英4(宁波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文化学院;宁波大学港口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大学旅游学院).海岛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以国际英文期刊载文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4期
-
赵娜1,2,王辉1,王亮1,郑小玲1,彭霞1(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型海岛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特征及影响机制——以长海县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4期
-
刘畅1,2,3,游上1,2,伍世代1,2,陈晖莉1,2,隽雨仙4(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智慧旅游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闽东旅游扶贫研究中心宁德师范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基于Q方法的滨海民宿集聚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4期
-
张振克1,2,毕墨1,2,吴皓天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海岸与海洋旅游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战略[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4期
-
张慧芳,张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海洋旅游政策大事记[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4期
-
伍世代1,王辉2(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专栏序言——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蓝色经济展望[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4期
-
李冰心1,王辉1,于丽梅1,王艳平2(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旅游者对海岛人口活力的影响——以长海县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4期
-
勾艺超1,2,王成金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加勒比海邮轮航运网络港口分异与网络结构[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4期
-
卢嘉新,甘萌雨,林雅情(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中国休闲渔业研究进展回顾与启示——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4期
-
林煦丹1,魏雷2,3,朱竑4,3(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大学管理学院;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地理学报》视野中的旅游研究——特征、主题与阶段演变[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4期
-
宁志中1,张琦1,何琼峰2,师满江1,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旅游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城乡要素流动过程与机制[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3期
-
生延超,李倩,徐珊,王娟(湖南工商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城郊融合类村庄产业选择的演变及动力机制[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3期
-
宋雨新1,孙业红1,2,袁正3,武文杰1(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科普发展中心).旅游发展影响下农业文化遗产社区韧性感知研究——以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3期
-
郑群明,田甜,杨小亚(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研学旅行研究院).中国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3期
-
卢松1,刘君玫1,饶小芳1,张海2(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影响下的乡村重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3期
-
李天宇1,2,陆林1,张晓瑶1,3(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驱动乡村社会重构的特征与机制研究——以湖州顾渚村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3期
-
沈士琨,史春云,张大园,张颜玉,姜巧(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3期
-
唐未兵1,傅丽华1,谢美1,王坤2(湖南工业大学;哈尓滨工业大学(威海)经济管理学院).旅游乡村聚落生态保护行为决策的空间响应——以茶陵县卧龙村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3期
-
许春晓,张静静(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送客入村”模式运行特征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3期
-
薛晨璐1,靳诚1,2(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乡村空间消费化阶段划分与演变机制研究——广州市黄埔村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3期
-
陈晓艳1,2,黄震方2,胡小海1(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基于主客视角的苏南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的时间特征[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3期
-
姚旻(贵州财经大学).乡村旅游政策大事记[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3期
-
黄震方(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专辑序言——“乡村重构、文化传承、生态赋能、产业振兴”[J].中国生态旅游,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