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承财1,2,王逸菲1,燕科凝1,刘朝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冬奥会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及其对低碳旅游的启示[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曾艳芳1,2,甘萌雨1,2,李姝霓1,姜倩1,2,朱立巍1,2(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智慧旅游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海上丝绸之路旅游体验价值对旅游者文化传播行为的影响[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王凯,刘依飞,甘畅(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中国环境规制对旅游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朱海1,2,王立国1,2,3(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南昌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旅游业碳达峰与碳中和研究[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刘方宇1,刘心亿2,康治尧3,戴俊骋4(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生态节事活动投射形象与感知形象的差异研究——以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吴殿廷1,郭来喜2,刘锋3,刘宏红1,王彬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世界旅游强国建设:国际经验与中国方略[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马小宾1,2,章锦河1,2(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黄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外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的形象认知研究——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不同粒度分析[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明庆忠,常易(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绿色产业or黑色产业:旅游业碳排放统计边界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张燕1,章杰宽2(桂林旅游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桂林旅游学院世界级旅游城市研究院).旅游收入、交通基础设施和二氧化碳排放——基于PVAR模型的多变量经济学分析[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贺腊梅,查建平,陈淄涵,马思琦(四川大学旅游学院).产业关联视角下中国住宿业碳排放结构路径研究[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王淑新1,何红2,刘杰3(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旅游地低碳发展模式构建[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唐承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低碳化发展的流域尺度战略研究——评《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机制及路径》[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唐承财1,章杰宽2,查建平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桂林旅游学院世界级旅游城市研究院;四川大学旅游学院).专栏序言——“双碳”目标下中国旅游绿色低碳发展[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王雨喆1,唐文跃2,龚晶晶3,张良泉4(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韶关学院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成本感知介入下酒店顾客低碳消费行为驱动机理研究[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郑州大学).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郑州召开[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4期
-
高彩霞1,2,刘家明1,2,李凤娇1,2,朱鹤1,2,刘敏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3期
-
崔哲浩,吴雨晴,张俊杰(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安全视域下东北地区边境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3期
-
高俊1,2,曹开军2,徐明月3,孔德成4(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新疆大学商学院;新疆霍尔果斯市商务局).新疆边境旅游发展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霍尔果斯案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3期
-
王灵恩1,李浚硕1,2,崔家胜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寒地冰雪经济的概念内涵、阶段演进与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3期
-
张静1,卢松2,段鹏霄2,孙颖2,胡凯霖2(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媒体数据在西方旅游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3期
-
王桀1,2,苏季珂1(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边境旅游研究基地).边境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以SSCI论文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3期
-
李雪松1,陈秀珍2,郭弯弯2,许秋云2(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文化管理研究生教育中心).人格特质理论视角下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旅游形象感知差异研究[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3期
-
崔凤军,赵丽丽(台州学院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台州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乡村居民休闲权利的制约因素与协商机制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3期
-
徐雨利1,龙花楼1,2,李振亭3(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众行为研究——西安市上王村实证[J].中国生态旅游,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