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吕耀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精神与两国关系50年历程[J].东北亚学刊,2022,第4期
  • 胡澎(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日两国社会治理领域的交流、互鉴与合作 ——写于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J].东北亚学刊,2022,第4期
  • 本刊编辑部.《东北亚学刊》举办提高办刊质量座谈会[J].东北亚学刊,2022,第4期
  • 龚娜(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昭和天皇对卢沟桥事变的认识与应对 ——基于《昭和天皇实录》的考证①[J].东北亚学刊,2022,第3期
  • 张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21世纪日本民粹主义的特点①[J].东北亚学刊,2022,第3期
  • 丁英顺1,赵明2(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外国护理人员政策探析①[J].东北亚学刊,2022,第3期
  • 李国辉,高梓菁(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对南太平洋岛国的卫生外交[J].东北亚学刊,2022,第3期
  • 廉德瑰(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日本自民党内路线之争与中日关系[J].东北亚学刊,2022,第3期
  • 陈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从《帝国宪法义解》看伊藤博文的宪政思想 ——以其国体观和政体观为中心[J].东北亚学刊,2022,第3期
  • 朴光姬(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科研处).新时期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分析[J].东北亚学刊,2022,第3期
  • 常思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疫情下日本对外经济战略新动向分析[J].东北亚学刊,2022,第3期
  • 李冰(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双碳”目标下东北亚能源合作机制的机遇与挑战[J].东北亚学刊,2022,第3期
  • 郭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韩国涉外婚姻女性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J].东北亚学刊,2022,第3期
  • 田正(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数字经济发展动因与趋势分析①[J].东北亚学刊,2022,第2期
  • 张晓磊1,从伊宁2(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后安倍时代”日本首相官邸主导决策困境探析①[J].东北亚学刊,2022,第2期
  • 刘媛媛(天津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RCEP与“一带一路”的互动及中国路径①[J].东北亚学刊,2022,第2期
  • 张伯玉(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2022年日本岸田政府面临的内政外交考验①[J].东北亚学刊,2022,第2期
  • 王豪(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企业仿真教研室).东北亚环境治理合作动力机制探析[J].东北亚学刊,2022,第2期
  • 季泓旭(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运用影视作品传播天津城市形象的路径① ——基于日本经验和问卷调查分析[J].东北亚学刊,2022,第2期
  • 裴桂芬1,樊悦2(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日本如何构建互联网平台市场公平竞争环境[J].东北亚学刊,2022,第2期
  • 张季风(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日经贸关系:“危”“机”并存,前景可期[J].东北亚学刊,2022,第2期
  • 江新凤1,朱春雨2,徐康健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关系学院).近期日本政府安全政策及走向分析[J].东北亚学刊,2022,第2期
  • 刘锋1,张云利2(天津外国语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天津在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合作中的战略定位及对策[J].东北亚学刊,2022,第2期
  • 潘汝南.天津社科院与天津市外办战略合作共同助力天津城市国际化建设[J].东北亚学刊,2022,第2期
  • 吕春燕(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美国拜登政府对朝政策的基本框架与成效预测[J].东北亚学刊,2022,第2期
  • 李春福(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建交三十周年的中韩关系:成果、机遇与挑战[J].东北亚学刊,2022,第1期
  • 平力群(天津社会科学院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中心).中日韩FTA的进程与展望 ——以RCEP的影响为中心[J].东北亚学刊,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