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红丽,代先祥(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问题的再认识[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吴宏伟1,朱智猛1,金声琅2(淮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及溢出效应[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李建江(山东大学文学院).《同川诗萃》与范烟桥的古典诗学宗尚[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周思辉(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也谈何其芳与艾青围绕《画梦录》的论争[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胡正强,张郑武文(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亨利·李勃曼”抑或“沃尔特·李普曼” ——周恩来一则新闻活动史料考述[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朱庆跃(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成逻辑·实践进路·价值旨归: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升党内法规执行力的三维向度[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郑辉军(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雷福斯批评心灵神话的理论进路[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本刊编辑部.更正[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5期
-
满建(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思想启蒙、观念碰撞和文体革新:《白话书信》的意义生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戴元枝(黄山学院文学院).论明清徽州闺塾师的教育活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李晓丹,周宝航(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形象学视域下《扶桑》英译本东方女性形象建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王淑燕,杨帆,燕晓晓,张访,程梦娇,齐珏(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家庭社会阶层对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熊凤水,王亚菲(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乡村振兴对接脱贫攻坚: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 ——基于莱城H村的实践思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李杨(淮北师范大学财务处).活力与秩序:基于信息化的高校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系构建[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吴礼权1,谢元春2(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现实政治境界的政治修辞基本原则[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刘庆连(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语境下习近平对外话语体系的隐喻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李孝诚1,涂冬雪2,李福华3(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基础课教学研究部;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分析 ——基于共词分析的文献计量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王启伟(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典籍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刍议[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吴衍发,张国芳(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常任侠爱情诗的美学意蕴[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武钦青1,李铁范2(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黄山学院文学院).“都NP了”与“还NP呢”的中和及差异[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张义(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荆璞《五音集韵》之形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王存胜(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国际关系史的独特价值与学科自主性重建[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刘积源(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托马斯·沃尔夫作品中犹太人形象嬗变[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梅松竹1,冷平2(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美国英才教育教师预备标准及启示[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谢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叩问思想:研究陈垣的新路向 ——评《陈垣史学思想与20世纪中国史学》[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刘大元(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使命、局限及重心转移 ——基于刑讯逼供治理路径的思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相宇剑(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胡适国文教育改革的建设者姿态 ——以学制与教材为中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纪健生.人能弘道 道不远人 ——王彦坦教授《八十记学》读后[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4期
-
邓欢,井立沛,李振兴(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不良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寻求意义感的影响: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