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范勇1,刘亚芳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何种教学策略更有效——来自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刘昌乾(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深刻认识和把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条新路[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陈姚1,许艳芳2,牟晞灵2(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国新生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创业?——来自30所高校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张钰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论可视化分析工具的教学应用与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马焕灵,张小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转向逻辑[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熊继承1,谢冬平2(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制度同形:新建本科院校制度运作逻辑与困境[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谢梦,童颖之(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跨学科视域下中国研究型大学社科类博士教育的多重审视[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彭虹斌(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政策变迁的百年历程与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瞿振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农业大学).把握思想精髓 全面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一点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张晓京(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中国人民大学及其前身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刘复兴,董昕怡(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努力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楚艳红(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打破“世界一流”大学标准“一元性”思维——从西方大学的“多样性”特征出发进行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肖福军(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校市场视角下教育企业家角色及职责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孙司宇,徐鑫悦(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专家研讨会综述[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编辑部).投稿须知[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编辑部).征稿启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3期
  • 沈岑砚1,黄明东2(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教育法学研究中心).教学与科研融合: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应然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2期
  • 王培菁1,刘继安2,戚佳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师傅如何领进门?——导师指导对本科生学术志趣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2期
  • 张璐,袁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科技赋能美育生态——智慧环境下的美育教育与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2期
  • 陈文博1,邹加严2,毛建青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世界一流大学的经费支出结构:特征、原因及启示——基于2002—2020年间36所美国大学的数据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2期
  • 张舒丽,张睦楚(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平等抑或精英:美国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的内在悖论[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2期
  • 聂建峰(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怀特海本科人才培养思想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2期
  • 张伟(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高校教师学术动机:一个亟须深入探索的研究领域[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2期
  • 姜澄1,郑刚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新中国成立前夕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历史考察[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2期
  • 商盛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五四前后的北洋教育部与北京学界风潮(1919—1920)——兼论军阀政治下政学关系的演变[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2期
  • 夏剑(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人的理智自由及其发展:杜威自由教育思想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2期
  • 程方平,王军(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民国时期生命教育的探索及借鉴意义——兼谈近代“性教育”的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2期
  • 饶武元1,陈林1,刘浩2(南昌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国际视野下高等教育研究低被引问题的多维透析与研究启示——基于6本SSCI学术期刊的实例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2期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编辑部).投稿须知[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