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秦惠民,柴方圆,祝军,王小栋,涂端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从什么维度来观察我国大学的全球影响——“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2022”[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5期
  • 路馨苑,程雅曦,刘大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什么是好的大学排行榜?——基于全球30个大学排行榜的元评价[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5期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编辑部.投稿须知[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5期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编辑部.征稿启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5期
  • 刘向兵,杨阳,曲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与价值意蕴[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孙迟瑶1,戚佳2,刘继安2,徐艳茹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自主学习视角下研究生在线知识共享行为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赵诏(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结构的实证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郭强1,2,孙菁1(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近代中国公立大学评议会制度的实践进路及其内在逻辑[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苑大勇,刘波林,刘茹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主场”实践与反思——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晖奖”的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黄霄羽,靳文君(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思政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动因阐释与实践路径[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王郢(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教育学介入[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左凡,李永刚(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培养是否趋同?——基于学位论文比较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张银1,宋文红2(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科专业差异是否会影响项目式协作学习的应用成效?[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曹淑江,王敏(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新时代我国研究型大学功能定位问题初探[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公钦正1,李秀坤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双一流”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焦龙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面向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进路[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刘蕴秀(北京教育学院学术资源部).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溯源:文献学视角的考察[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编辑部.征稿启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编辑部).投稿须知[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4期
  • 彭虹斌,刘志华,张诗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法法典化的路径选择:综合化[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3期
  • 申素平,马钰(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法》实施[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3期
  • 张哲,靳娟娟,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评价:调研证据[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3期
  • 邵蕾,靳娟娟,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评价:调研证据[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3期
  • 赵成佳,靳娟娟,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职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评价:调研证据[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3期
  • 黄潇潇,靳娟娟,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认知与评价:以地区差异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3期
  • 刘海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香港“卓越学科领域计划”竞争优势的建设机理研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3期
  • 武元浩1,巴雅尔满来2,张文春3(中国人民大学审计处;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行政管理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3期
  • 彭静雯1,李宁2(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南昌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控制型教养方式:历史演进、生成逻辑与破解路径[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3期
  • 毛乐,鄢超云(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方“以火喻教”思想及其根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