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莉青,舒立福,王明玉,赵凤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生物防火林带阻火效率差异机理研究进展[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4期
-
郭文霞1,2,曹亮明2,张彦龙2(中国林学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中国栎类主要害虫及防治研究进展[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4期
-
张远东1,鲁庆奥1,李威2,顾峰雪3,牛保亮1,刘世荣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国家森林公园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碳汇的空间分布特征[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4期
-
姚洪锡1,吴统贵2,童冉2(荣成市国有成山林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山东滨海黑松针叶形态和结构性状对风害胁迫的响应[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4期
-
王奇1,张春华2,冯德枫2,孙永玉2,刘建锋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云南化佛山高山栲年轮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4期
-
王成彬,姜宁,薛寒,朴春根,李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鸢尾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4期
-
勾蒙蒙1,2,刘常富1,2,肖文发1,2,曾立雄1,2,李乐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长江三峡库区分区管理[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4期
-
张蓓蓓,徐庆,高德强,左海军,任冉冉,许文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亚热带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4期
-
陈燕旋1,2,徐凡迪1,2,黄小波1,3,苏建荣1,3,李帅锋1,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基于CiteSpace的植物功能群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4期
-
晏文峰,王珏,郑雅楠(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重大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危害现状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3期
-
程铭昊,张于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DNA宏条形码技术在灵长类动物食性研究中的应用[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3期
-
刘彬1,2,姜慧3,薛丹丹1,王立波1(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盐城市观鸟协会;盐城市麋鹿研究所).江苏省鸟类新纪录——丑鸭[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3期
-
司莉青1,王明玉1,赵凤君1,王成虎2,高桂云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火干扰对西伯利亚泰加林林分结构与碳释放的影响研究进展[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3期
-
聂磊超1,2,彭辉3,赵欣胜1,2,翟夏杰1,2,李伟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龙泉保护中心).浙江百山祖国家公园土壤养分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应用探讨[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3期
-
周长剑1,2,何伟2,王奔2,俞珺慈2,雷蕾1,任世奇3,晏召贵2,王鹏程2,肖文发1,曾立雄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林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3种主要造林树种凋落叶分解失重的主场效应[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3期
-
林若竹1,徐聪丽2,叶建芳3,杨昌级2,淮稳霞1,李家华2,高歌2,姚艳霞1,赵文霞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隆阳分局;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侵性种子植物现状[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3期
-
张宇凡1,2,王小艺2(云浮市林业科学和技术推广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林木蛀干害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3期
-
鲁庆奥1,顾峰雪2,於琍3,牛保亮1,张远东1,刘世荣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不同排放情景下中国西南地区碳汇时空格局及气候影响[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3期
-
王超1,2,曾键文2,李昌明2,刘冬平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鸟类分布和繁殖新纪录——海南鳽[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3期
-
左海军1,徐庆1,高德强1,张蓓蓓1,何冬梅2,张瑛1,任冉冉1,许文斌1,王磊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里下河淡水湿地美洲黑杨和池杉对不同量级降水的利用格局[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3期
-
朱涛1,王勇军2,黄华1,李南静2,刘进法1,祝文平1,赵勇1(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罗山县林业和茶产业局).河南董寨发现白眶鹟莺[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3期
-
李非凡1,2,刘顺1,2,许格希1,2,陈淼1,2,陈健1,2,邢红爽1,2,史作民1,2,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四川米亚罗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生态系统多功能性驱动因子及机制研究进展[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贾小玉1,闫伟明1,2,上官周平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调控机理研究进展[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许庭毓1,2,牛香1,2,王兵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植物叶片水力性状研究综述[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王东1,薛盼盼1,李桾溢1,孙浩然1,张远东2,王丽1,缪宁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川西亚高山林线不同坡向岷江冷杉生长特征研究[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靳仔鑫1,2,于澎涛1,万艳芳1,涂立辉1,王晓1,郭建斌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典型植被的产流产沙特征[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2期
-
孙琦,张弛,袁进,董静,夏龙超,周媛(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方干旱缺水区城市生态环境用水供需特征及问题分析——以太原市区为例[J].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