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巍1,2,郑玉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中国考古学会;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历史价值——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前沿讲座(2023)纪要[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4期
  • 魏坚1,兰博2(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边疆考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凝心聚力[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4期
  • 纳日碧力戈1,苏日娜2,3(内蒙古师范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号学路径[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4期
  • 林梅村(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欧阳忞《舆地广记》所述龟兹山川城关考——兼论安西大都护府在渭干河谷口的考古学证据[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4期
  • 常璐(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北方地区史前石城与早期文明演进[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4期
  • 任冠,贵佳宜(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视野下唐代庭州军政体系的构建[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4期
  • 郑君雷(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边远地区融入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考古学论纲[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3期
  • 丁利娜(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所见魏晋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以北京地区墓葬材料为中心[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3期
  • 李双,常福娟(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吴作人西行写生与汉藏文化交流[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3期
  • 王卫华1,孙佳丰2(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大洪水神话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3期
  • 周竞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实践析论[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3期
  • 刘连香(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文博系).北魏六镇墓葬汉化迟滞因素的考古学解析[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3期
  • 廖靖靖(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审“崖山之后无中国”说的错谬[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3期
  • 范君1,2,张龙平3,1(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第二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会议综述[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3期
  • 李华瑞.论党项社会的发展与交融[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3期
  • 朱茂明(山东省聊城市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聊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孔繁森精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蕴及其实践意义[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3期
  • 贾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礼仪文教与边疆治理:德化政治中的文化认同[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3期
  • 王子今(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汉王朝民族战争中的“侯降”策略[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2期
  • 丛德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新疆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2期
  • 郝园林(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视野下清代伊犁多民族军事驻防体系的构建[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2期
  • 时立荣(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民族事务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实践路径研究[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2期
  • 马俊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柔性的多元与韧性的一体——多元一体主义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生成[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2期
  • 高中华1,曹晓辉2(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维度解析[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2期
  • 曹兵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交叠融合 合之又合:华夏族群形成早期几次关键性融合事件[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2期
  • 张宏超,苍铭(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华”一词的概念史研究[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2期
  • 李文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塔里木盆地小河文化溯源及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2期
  • 高志英1,杨成2,马青云2(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实践:人类学视野下的怒江各族“新民歌”[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2期
  • 焦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信仰为界——19世纪妈祖崇拜与马来半岛南洋华人群体认同变迁[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2期
  • 刘学堂(新疆大学历史学院(历代西北边疆治理研究中心)).青铜时代中国西北交互作用圈[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