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高翔,廖海翔,徐传福(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量子信息研究所兼高性能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动网格技术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刘智伟1,杨洋2,陈建军1,郑澎2,夏一帆1(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面向错位装配体的自动曲面嵌入算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肖中云,郭永恒,张露,崔兴达(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旋翼流动的块结构化网格自适应方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夏斌1,2,梁新刚1,徐向华1(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对流条件下使用p-VOF方法的低温圆管二维结霜模拟[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丁娣1,2,钱炜祺1,2,汪清1,2(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基于优化概率神经网络的飞机结冰情况识别[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辛大波,姜海新,张洪福(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阔叶林风场特性及风致动力响应的现场实测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周法,马汉东,陈海群,朱兴营,刘祥(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电弧等离子应用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交流电弧等离子体炬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宁晨伽1,王旭1,王文正2,3,张伟伟1(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飞行器集群智能感知与协同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高效率采样的数据关联融合气动力建模方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祝衔琦1,2,孙祥程1,2,王娴1,2(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先进飞行器服役环境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迎角对扑翼运动气动性能影响的高性能数值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郭嘉1,2,朱华君1,石国权1,燕振国1,宋松和2,唐玲艳2(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数学系).CPR方法与高分辨率二阶格式的混合算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孟祥桥,刘智伟,刘陶然,陈建军(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面向脏几何的曲面网格自动生成算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周家检,郝璇,陈大斌,付增良,梁彬,张旭(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运动声源识别技术[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张启明1,2,叶友达1,2,蒋勤学1,2,田浩1,2(北京流体动力科学研究中心;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三维复杂外形的双曲型非结构网格生成方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李志文,张磊,李亮,黄斌,袁海涛(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星舰气动布局性能特点分析[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空气动力学学报》编辑部.《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空气动力学学报》编辑部.关于《空气动力学学报》变更为单月刊的通告[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5期
  • 王同光1,田琳琳1,钟伟1,王珑1,朱呈勇1,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风力机设计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风能利用中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Ⅰ:风力机气动特性[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4期
  • 王同光1,田琳琳1,钟伟1,王珑1,朱呈勇1,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风力机设计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风能利用中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Ⅱ:入流和尾流特性[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4期
  • 宗豪华,孙恩博(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水平轴风力机主动尾流控制综述[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4期
  • 钱晓航1,郜志腾1,王同光1,王珑1,柯世堂1,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风力机设计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百米级大柔性风电叶片非线性气弹响应分析[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4期
  • 曹九发1,2,宋佺珉1,王超群1,朱卫军1,柯世堂3(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丹麦科技大学风能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阵风工况下多台风力机尾流效应的非定常特性[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4期
  • 柯世堂1,2,陆曼曼1,吴鸿鑫1,2,高沐恩1,田文鑫1,王浩3,王硕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与机场工程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风力机设计高技术研究重点试验室;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基于风洞试验15 MW风力机叶片颤振后形态与能量图谱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4期
  • 董昊1,2,张旭东1,2,刘是成1,2,程克明1,2,赵炜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非定常空气动力学与流动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高超声速逆向喷流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4期
  • 邓晨1,陈功1,2,王文正1,孔轶男1(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基于不确定度和气动模型的气动数据融合算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4期
  • 杨庆山,赵聪杰,黄国庆,周绪红,顾水涛,蒋博闻(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偏航失效时海上风力机不同停机位置下响应特性[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4期
  • 陈建兵1,2,宋玉鹏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海上浮式风机的一体化建模及其整体可靠性[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4期
  • 张建1,左浩然1,元国凯2,朱松晔1(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考虑尾流效应的风力机组输出功率和疲劳性能模拟[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4期
  • 张建平1,于新建1,陈栋2,纪海鹏2(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随机算法改进的RCSA-ANN模型及近海短期风速预测[J].空气动力学学报,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