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暨南大学詹伯慧语言学奖评审委员会).首届暨南大学詹伯慧语言学奖评选揭晓[J].古汉语研究,2021,第3期
  • (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2020年度语言学出版基金评选揭晓[J].古汉语研究,2021,第3期
  • (暨南大学詹伯慧语言学奖评审委员会).首届暨南大学詹后慧语言学奖评选揭晓[J].古汉语研究,2021,第3期
  • 刘正印,李运富(郑州大学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文学院).越南少数民族汉籍及其俗字释例[J].古汉语研究,2021,第2期
  • 王栋(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日本杏雨书屋藏“说文解字残简”考释[J].古汉语研究,2021,第2期
  • 张玉金,孙志豪(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殷墟甲骨文非处所词语的处所化[J].古汉语研究,2021,第2期
  • 张渊1,吴福祥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谈语气助词“着呢”的来源及演变[J].古汉语研究,2021,第2期
  • 杜轶(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唐五代完成体标记“得”与“了”的语篇功能差异[J].古汉语研究,2021,第2期
  • 李桂兰(北京语言大学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近代汉语和汉语方言中的“(一)边”[J].古汉语研究,2021,第2期
  • 周赛华(湖北大学文学院).《字学一览》音系与江淮官话[J].古汉语研究,2021,第2期
  • 王冲(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清代江浙地区蒙古族诗人汉文诗歌用韵研究[J].古汉语研究,2021,第2期
  • 冯璐,王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朝鲜时代汉文词典收汉字词的价值——以《古今释林》为例[J].古汉语研究,2021,第2期
  • 徐正考,王景东(吉林大学文学院).《居延汉简》字词札记三则[J].古汉语研究,2021,第2期
  • 宋洪民1,吴建伟2,高环宇1(济南大学文学院;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蒙古字韵》中“麾”小韵系的标音之“误”[J].古汉语研究,2021,第2期
  • 罗慕君1,张涌泉2(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大学古籍所).文字比较在敦煌本《金刚经》整理中的运用[J].古汉语研究,2021,第2期
  • 胡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连XP都/也VP”构式的历时扩展与省略[J].古汉语研究,2021,第2期
  • (《古汉语研究》编辑部).沉痛悼念李维琦先生[J].古汉语研究,2021,第2期
  • 王兆鹏(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上古韵部小类次序研究——以出土古文字通假例为依据[J].古汉语研究,2021,第1期
  • 龚元华(广西大学文学院).重文符号与近代汉字的简省演变[J].古汉语研究,2021,第1期
  • 李焱1,孟繁杰2(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日本近代(1877-1949)汉语语气词研究模式分析[J].古汉语研究,2021,第1期
  • 马重奇,吴洁(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四百年前漳州方言的音系研究——以《西班牙-华语辞典》音系为例[J].古汉语研究,2021,第1期
  • 殷晓杰1,胡寻儿2(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汉语“店铺”义词的历时演变及相关问题研究[J].古汉语研究,2021,第1期
  • 孙玉文(北京大学中文系).韵脚字系联法运用过程中入韵字的字音选择问题[J].古汉语研究,2021,第1期
  • 董宪臣(西南大学文学院).论汉字类化同形现象——以中古石刻文献为例[J].古汉语研究,2021,第1期
  • 洪波1,王雪燕2(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语言接触视角下的上古汉语形态句法问题——兼论“也”“矣”的来源[J].古汉语研究,2021,第1期
  • 蒋冀骋,席德育(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说文》“省声”“读若”所反映的语音演变[J].古汉语研究,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