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列过1,孟奕辰2(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基于语气助词的《道行般若经》文本形成探究[J].古汉语研究,2022,第2期
-
朱磊,陈昌来(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左传》动词直接连用的结构类型与组配功能考察[J].古汉语研究,2022,第2期
-
何华珍,黄莹(郑州大学文学院/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草书符号“?”与东亚俗字传播[J].古汉语研究,2022,第2期
-
张磊(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黑水城《华严经音》与日藏《华严经》音义书关系考论[J].古汉语研究,2022,第2期
-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音韵学分会秘书处).第二届“唐作藩音韵学奖”评奖工作即将开始[J].古汉语研究,2022,第2期
-
冯赫(山东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研究中心).“几多”“少多”与“多/大”类量度标记[J].古汉语研究,2022,第2期
-
闫顺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合并字学集韵》异读产生的原因考察[J].古汉语研究,2022,第1期
-
王继红,全文灵(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古译经指示代词“如是”的用法[J].古汉语研究,2022,第1期
-
丁治民,李惠超(上海大学文学院).“床三”来自“禅”母证[J].古汉语研究,2022,第1期
-
吕浩(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原本《玉篇》残卷补论[J].古汉语研究,2022,第1期
-
张谊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试论“不再~2”的性质、功能以及“X不再~2”的构式化倾向——兼论“再~2”转向语法化的历程与动因[J].古汉语研究,2022,第1期
-
叶荧光(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也谈开一德与开二陌麦的演化[J].古汉语研究,2022,第1期
-
叶晓芬1,叶桂郴2(贵州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磨光韵镜》中唇音字的读音层次问题探讨[J].古汉语研究,2022,第1期
-
杨荣祥(北京大学中文系).疑问强度与主观化强度:上古汉语语气词“乎”的功能变化[J].古汉语研究,2022,第1期
-
刘芳,王云路(浙江大学古籍所).浅谈词语歧义现象——以“通知”等词为例[J].古汉语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