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尹航1,2,梁玉琦2,王成龙2(兰州交通大学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深度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转辙机健康状态评估[J].铁道学报,2021,第11期
  • 姚向明1,2,赵鹏1,乔珂3,张文凯1(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轨道交通技术教育与服务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高峰客流控制方案鲁棒优化模型[J].铁道学报,2021,第11期
  • 陈嵘1,2,方嘉晟1,2,王平1,2,于浩1,2,徐井芒1,2(西南交通大学 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考虑外锁闭装置影响的高速道岔尖轨转换力仿真研究[J].铁道学报,2021,第11期
  • 赵振航1,付娜2,姚力3,李成辉4(石家庄铁道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西华大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功率流方法的再生复合轨枕减振机理研究[J].铁道学报,2021,第11期
  • 高涛1,杨杰1,贾利民1,2,张振利1,刘洋洋3(江西理工大学永磁磁浮技术与轨道交通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西亚斯学院未来信息技术学院).考虑机械阻尼结构的永磁悬浮系统动态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21,第11期
  • 朱志辉1,2,王盈莹1,龚威1,张磊1,蒋丽忠1(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基于传递矩阵法的轨道结构动力分析方法[J].铁道学报,2021,第11期
  • 于丽1,2,吕城1,2,夏鹏曦1,2,王明年1,2(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考虑孔隙水压力作用下浅埋黄土隧道稳定性的上限分析[J].铁道学报,2021,第11期
  • 穆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机辆部).动车组车轮轮辋相控阵超声探伤成像优化研究[J].铁道学报,2021,第11期
  • 杨洋1,张志勤1,吴刚2,曹大富1(扬州大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疲劳损伤规律研究[J].铁道学报,2021,第11期
  • 张浩1,2,钟志鑫3,段君淼4,王国安3,郑志超3(石家庄铁道大学 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铁道大学 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研究所;石家庄铁道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基于宏应变互能量密度谱的中小跨铁路桥梁损伤识别[J].铁道学报,2021,第11期
  • 柯良斌1,2,李宗刚1,2,杜亚江1,2,陈引娟1,2(兰州交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 机器人研究所).云模型过渡特性分析及其在绝缘子憎水性等级评价中的应用[J].铁道学报,2021,第11期
  • 王泽,潭宇燕,魏玉光(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的铁路行包运输方案编制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21,第11期
  • 崔旭浩1,杨怀志2,杜博文3,郭高冉4,章博1(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路基不均匀沉降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损伤和变形影响分析[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史红梅1,张志鹏1,李富强2(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钢轨磨耗动态测量中轨廓自动配准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姜涵文1,2,高亮1,2,安博伦1,2,马超智1,2(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轨道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于神经网络的钢轨磨耗与通过总重关联关系的预测方法[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江杰1,2,3,邱居涛1,欧孝夺1,2,3,龙团元1,侯凯文1,赖增任1(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大学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基坑开挖引起下卧地铁隧道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沈恺1,张森2,3,李胜腾2,刘劼4,郭永发5,薛亚东2(浙江科技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中建长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基于摄影测量的盾构隧道轮廓快速检测方法[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刘金朝1,徐晓迪1,牛留斌1,孙善超1,张二永1,赵钢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中心).高速铁路轨道短波健康状态动态诊断模型和方法[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刘新根1,2,陈莹莹1,2,王雨萱1,刘树亚3(上海同岩土木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地下基础设施安全检测与养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基于级联神经网络的隧道衬砌裂缝识别算法研究[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朱江鸿1,余荣光1,韩淑娴1,童艳梅1,张虎元1,2,甄作林1,3(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干湿循环下不同初始干密度泥岩强度劣化研究[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陈强1,彭继慎2,闫云凤1,齐冬莲1(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基于 FCOS 和 ResNet50-FL 的吊弦不受力识别方法[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聂如松1,2,杜市委1,阮波1,张向京1(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考虑荷载间歇的细粒土填料累积塑性应变与临界动应力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方波,魏玉光,杨浩(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基于列车备选集的技术站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优化模型[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胡俊雄1,2,雷成1,2,3,马卫华2,董黎生1(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轨道交通智能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中低速磁浮列车中置式悬浮架的耦合姿态分析[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林柏梁1,王振宇1,倪少权2,赵伊楠1(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中的机车交路影响研究[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王志学,彭朝勇,罗林,宋文伟(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并联卷积神经网络的高速铁路车体图像差异分类算法[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白文林1,邹喜华1,蒋灵明2,田勇3,余超4,潘炜1(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面向铁路电磁干扰检测的光子学技术集成系统与现场应用[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黄彩虹1,宋春元1,2,范军2,曾京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电机弹性架悬高速转向架蛇行频率跳变现象分析[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徐凯1,何周阳1,徐文轩2,吴仕勋1(重庆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DPICSA优化的城轨交通超级电容FNN控制研究[J].铁道学报,2021,第10期
  • 丁宇鸣,刘金朝,徐晓迪,张文轩,杨志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基于SVM分类受电弓振动干扰信号识别[J].铁道学报,2021,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