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建国,赵立清,齐佳慧(通辽市气象局).用“分型配料法”制作内蒙古东南部区域暴雨预报[J].内蒙古气象,2022,第3期
-
赵晓英(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锡林浩特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平行观测数据评估[J].内蒙古气象,2022,第3期
-
李艳,赵晓英(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GPZ2型自动探空系统动态性能测试与评估[J].内蒙古气象,2022,第3期
-
王乐乐(内蒙古雷电预警防护中心).两站大气电场仪观测数据对比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第3期
-
赵梅兰(通辽市气象局).2020年11月18—19日通辽市大暴雪成因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第3期
-
苗子书1,姜雨蒙2,贾辅亚3,东方4,杨志1(包头市气象局;内蒙古气象台;内蒙古环境监测总站包头分站;内蒙古雷电预警防护中心).2014—2021年包头市区PM2.5和O3的浓度变化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第3期
-
徐燕霞,石茹琳,王曼霏,东方(内蒙古雷电预警防护中心).2020—2021年内蒙古地区地闪活动特征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第3期
-
吴姗1,姚浪2,刘健平2,罗亚楠1,李德章2(七星关区气象局;毕节市气象局).贵州西部地区初夏一次暖区暴雨特征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第2期
-
黄晓璐1,李林惠2,马学峰1(内蒙古气象台;内蒙古气象局).内蒙古东南部地区一次致灾特大暴雪过程诊断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第2期
-
黄骏莉1,高晶2,马圆2(阿拉善盟气象局;内蒙古气候中心).阿拉善盟春季沙尘暴变化特征及气候成因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第2期
-
朱保美1,刘春红2,周清1(齐河县气象局;德州市气象局).基于度时法的齐河县采暖强度和节能潜力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第2期
-
郭璐璐,周学云,高国路(雅安市气象局).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冰雹预报模型及应用[J].内蒙古气象,2022,第2期
-
赵晓英1,张国兰2,薛淑琴3(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多伦县气象局;锡林郭勒盟气象局).典型草原牧草高度和盖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内蒙古气象,2022,第2期
-
尚艳芳1,王晓君2(察右中旗气象局;乌兰察布市气象局).大果榛子在察右中旗引种实验及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第2期
-
林大诚1,吴梦妮1,林敏2,刘正3(民航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内蒙古分局;乌兰察布市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21年8月24—25日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动力诊断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第2期
-
董佳蕊(奈曼旗气象局).2009—2021年影响青龙山甘薯生长的气象因子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第2期
-
韩芳1,2,裴浩1,3,苗百岭1,4,贾成朕1,2(内蒙古荒漠生态气象中心;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气象局;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沙被生态系统水平结构成带性研究[J].内蒙古气象,2022,第1期
-
李林惠1,刘海波1,薛德友1,洪潇宇2,刘健2(内蒙古气象局;赤峰市气象局).“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气象保障经验及思考[J].内蒙古气象,2022,第1期
-
高亚敏1,于静1,萨日娜1,孙琳丽1,刘佳1,韩永增2(通辽市气象局;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通辽市植被生态质量变化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第1期
-
谭文秋,张朝飞,曾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能见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第1期
-
宝乌日其其格1,张金旺2,银杉3,张连霞4(通辽市气象局;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东乌珠穆沁旗气象局;鄂尔多斯市气象局).气候变化对大针茅和羊草物候变化的影响[J].内蒙古气象,2022,第1期
-
裴浩1,2,吴昊1,3,关彦如1,4,苗百岭1,4(内蒙古荒漠生态气象中心;内蒙古气象局;内蒙古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土地沙化定义及其与沙被、草原退化、荒漠化关系的探讨[J].内蒙古气象,2022,第1期
-
张向军(锡林郭勒盟气象局).锡林郭勒盟2020年6月21—22日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个例分析[J].内蒙古气象,2022,第1期
-
隋剑利,李忠,肖春光,张立莉,卢旭杰(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应急广播与气象预警信息微信号播发对接机制探讨[J].内蒙古气象,2022,第1期
-
曹艳芳1,刘正源2,田颖1(内蒙古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内蒙古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基于熵权-TOPSIS方法对干部教学培训工作的质量评估[J].内蒙古气象,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