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静1,杨红义2,王晓磊1,于涛1(辽宁工业大学;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6期
-
孙长余,王国承,杨松陶,李廷乐,肖远悠(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冶金物理化学科研资源与教学内容的融合[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6期
-
陈善勇,李林波,华如兵,舒成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6期
-
夏雪(北京科技大学期刊中心).“新文科”视域下高校文科学报全球化发展探蹟[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6期
-
武志涛(辽宁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工程电磁场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6期
-
王军,侯国栋(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危机的三重理论逻辑与三段式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6期
-
《中国冶金教育》编辑部(《中国冶金教育》编辑部).《中国冶金教育》征稿征订启事[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6期
-
李宗帅,王修岩(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新工科”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何皖宁1,2,岳岩峰1(辽宁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新文科”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课程思政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刘丽1,陈奕冰2,刘丹3(辽宁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鞍山师范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双碳”背景下企业研发投入对绩效的影响[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魏秋平1,周科朝2,蔡圳阳1(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基于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发展与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柴箫君,贺俊林,胡娟,冯晚平(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机械原理课程考核[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郭小飞,陈中航,李洋,马艺闻,李钊,赵通林(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方法[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任红锋(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隐性思政教育的内涵、价值、现状及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武慧荣,张文会,王宪彬,韩锐(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运输组织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周晓燕,张民,田艳兵,国珍,任玲,范锐(青岛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全方位课程思政教学[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张筝,宋媛光,赵琳(黑龙江工程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思政[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侯栋,王德永,许继芳(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钢铁强国战略下冶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高云1,安百钢1,樊增广2,陈星星3,李先春1(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辽宁科技大学教务处;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基于并行工程理念的研究生“双创”教育模式建构[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焦安源,赵传尊(辽宁科技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应用型本科理论力学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杨艳华,罗晓东(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冶金传输原理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侯建国,王雷,刘江,司海燕,杨泽运,高延平(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基于“大工程”观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构建[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王立成,王吉忠,董伟(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思政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宫雨生,杨凤芸,段婷(辽宁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唐飞,张国峰,樊星雨(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融媒体时代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优化与模态拓展[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漆欣悦,薛昱煜,杨玲娟(天水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非遗保护视角下文保专业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机制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朱小曼(辽宁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在“纲要”课教学中的彰显与深化[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
王一飞1,2,聂淼1,2,陶泉1,2(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气象局党校).国家气象部门法治能力培训提升路径[J].中国冶金教育,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