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松林(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从分离到融合的学校育人方式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1期
  • 田友谊,李婧玮(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价值创生及路径探寻[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1期
  • 金志远1,2,王鑫艺2,杨志茹2(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分离与融合:“五育融合”教学研究范式的构建[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1期
  • 《教育科学研究》编辑部.撤稿声明[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1期
  • (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本刊严正声明[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1期
  • (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敬告作者[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1期
  • 张立明,景丽英,赵亮(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指向2035:中小学校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刘泽政1,马暄皓1,刘永林2(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家校共育的逻辑证成与政策路向[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尹玉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十四五”时期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燕学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差异教学课堂观察指标体系的建构[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蔡辰梅(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社会转型进程中专业伦理关系对教师道德的影响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邢红军1,龚文慧2(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论关键能力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杨艺伟1,靳玉乐2,张铭凯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部).高中教育监测指标体系建构的依据、原则与框架[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高维,杨岚,彭文蕊,梁燕妮(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现状及优化路径——基于对全国六省(市)3683名中小学生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符太胜1,王培芳2,姚丽芬1(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社会文化视角下城乡儿童的生命科学认知差异与教育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余小红(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适应乡村学校小规模化趋势的全科教师培养[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洪松舟,王珊(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中小学教师协同培养模式的浙江探索——基于对524所教师发展学校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柴源(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校长建立良性“校长—学生关系”的理念与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李秀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价值冲突视域下的学生成长[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令仪.以科学精神培养信息素养[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10期
  • 朱文辉1,郝晓田1,冀蒙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向分析、价值剖析与策略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李百灵(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双减”政策下政府购买义务教育服务的困境及其消解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叶晓梅1,蔡娟2(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多长的体育锻炼时间更能促进青少年非认知能力发展?——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孔凡哲,赵欣怡(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培养核心素养中小学“一以贯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本特点[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辛晓玲,魏宏聚(河南大学教育学部).乡村初任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及调节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9期
  • 张东娇,赵静,张晴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情况调查——基于北京市106份学校达标验收调研报告的文本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2,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