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加克(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中国藏学出版社).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四个维度①[J].中国藏学,2023,第5期
-
张涵静(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佛教在西藏的三次改革与中国化[J].中国藏学,2023,第5期
-
杨涛(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西藏农民生计中的农牧结合策略研究[J].中国藏学,2023,第5期
-
魏文(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西藏十六罗汉信仰在元明之际的骤兴及其多重功能①[J].中国藏学,2023,第5期
-
丹珠昂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中央民族大学).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形式基础[J].中国藏学,2023,第5期
-
格勒1,2,懿熙卓玛2(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约瑟夫•洛克 ——开辟通向中国西部涉藏地区探险大门的一把钥匙[J].中国藏学,2023,第5期
-
王川(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试论戴新三的西藏考察文献及其价值①[J].中国藏学,2023,第5期
-
刘雨桐(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关帝“护法神” 形象在藏传佛教中的建构与显化 ——以三世章嘉呼图克图师徒的著述为中心[J].中国藏学,2023,第5期
-
才让卓玛1,道帏·才让加2(西藏大学文学院;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甘丹颇章时期的水灾档案解读与研究(1790—1958 年) ——以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藏文水灾档案为中心[J].中国藏学,2023,第5期
-
卡提亚·毕菲特里耶,王三旦(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藏族文化之旅 ——访著名藏学家卡尔梅·桑丹坚参[J].中国藏学,2023,第5期
-
杨鸿蛟,王瑞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西藏早期罗汉组画图像样式与汉地源流研究 ——以大昭寺藏十六罗汉唐卡为切入点①[J].中国藏学,2023,第5期
-
张宁(中国藏学杂志社).14—16 世纪藏传佛教“疯圣者”现象兴起缘由探析 ——以“藏念嘿汝噶” 桑杰坚赞为例[J].中国藏学,2023,第5期
-
白丽娜(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第二届全国青年藏学研讨会综述[J].中国藏学,2023,第5期
-
张孝明(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明中叶西藏仁蚌巴与帕木竹巴的权力角逐——以尼木政教局势的演变为例[J].中国藏学,2023,第4期
-
杨铭(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坌达延非吐谷浑小王考辨——以敦煌本《吐蕃大事纪年》为中心[J].中国藏学,2023,第4期
-
邹立波(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歇家、锅庄与旅马店:互惠交换传统与青藏高原东缘族际贸易中介的形成[J].中国藏学,2023,第4期
-
苏发祥1,2,吕众林1,3(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国防科技大学).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西藏边境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及策略——以勒布沟门巴族非遗为例[J].中国藏学,2023,第4期
-
李宏旭(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清乾隆朝大小金川善后政策形成过程考论[J].中国藏学,2023,第4期
-
吴会蓉1,邹敏2,3(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新发现民国珍本《西藏地方行政区域志》的编纂特点与主要内容[J].中国藏学,2023,第4期
-
朱映占,王若帆(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藏族社会中水磨的历史与应用实践研究[J].中国藏学,2023,第4期
-
才贝(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神圣遗产”——以冈底斯山为例[J].中国藏学,2023,第4期
-
张开(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吐谷浑“赤水”及吐蕃求“赤水地”考辨[J].中国藏学,2023,第4期
-
陈沛杉1,蒋璨伊2(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藏地方向历代中央政府的请封与国家认同[J].中国藏学,2023,第4期
-
李锦1,降央松姆2(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木雅地区社会组织“居巴”的开放性与各民族交融的社会基础[J].中国藏学,2023,第4期
-
徐华兰(中国藏学出版社).明代汉译萨迦派文献《大乘密藏现证本续摩尼树卷》考述[J].中国藏学,2023,第4期
-
马扎·索南周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青藏高原极地建筑与人居环境研究概述[J].中国藏学,2023,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