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莉娟1,王郢2,翟启杰1(上海大学先进凝固技术中心;中天钢铁集团中天特钢有限公司).脉冲磁致振荡(PMO)凝固均质化技术在特殊钢中的应用[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10期
  • 乔红梅1,张建良1,王耀祖2,徐晨阳1,刘征建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内外钙质碱性球团生产实践及发展趋势[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10期
  • 刘城城1,张立峰2,任英1,张继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非金属夹杂物对不锈钢耐点蚀性能影响的综述[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10期
  • 董纪1,2,杨晓斌3,刘晨曦2,宁保群3,乔志霞4,刘永长2(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安全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超高强度钢热处理组织中碳化物演化行为研究进展[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10期
  • 龙红明1,2,郑伟成1,裴元东3,刘自民4,王林5,张浩2(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工业大学);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烧结厂;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海宝钢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钢渣改性制备高性能化工填料的研究与应用[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10期
  • 吕学伟1,2,郭家宝1,2,游洋1,2,郑壮1,2(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钒钛冶金及新材料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铁矿粉烧结制粒过程颗粒行为研究综述[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10期
  • 潘建,马雯卓,朱德庆,董韬,郭正启,杨聪聪(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Al2O3对铁矿烧结球团及高炉冶炼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10期
  • 鲍继伟1,2,3,储满生4,王宏涛5,柳政根1,2,3,韩冬1,2,3,郭俊1,2,3(东北大学冶金学院;东北大学低碳钢铁前沿技术研究院;辽宁省低碳钢铁前沿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铁焦高温冶金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10期
  • 王国栋1,刘振宇1,张殿华1,储满生2(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材料科学技术转型发展与钢铁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10期
  • 干勇(钢铁研究总院;中国工程院).关键基础材料的发展及创新[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10期
  • 干勇.《钢铁研究学报》创刊0周年特辑序言[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10期
  • 易成新1,李维刚1,2,吕立华3,赵云涛1(武汉科技大学冶金自动化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基于RF-LSTM的热连轧板坯粗轧出口温度预报[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9期
  • 朱健1,周文健1,张志豪1,2,谢建新1,2(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MOE)).稀土渣系电渣重熔H13钢铸锭的成分、组织及夹杂物特征[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9期
  • 李成刚1,周晓光1,蒋小冬1,张东航1,陆凤慧2,刘振宇1(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板带事业部).冷却工艺对Ti微合金化高强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9期
  • 李二龙1,2,冯孔方3,郭海荣3,孙济鹏1,2,张捷宇1,2,王波1,2(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大学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多流式连铸过渡包的结构优化[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9期
  • 李百松,李志刚,宋恩猛(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备过程中FeSiB非晶带材自由面氧化对磁性能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9期
  • 杨飞飞1,张忠铧2,刘华松1,罗明2,李根1,张家泉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宝钢中央研究院钢管技术中心).高强度油井管用钢带状偏析及其条带型混晶现象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9期
  • 沈中敏1,2,郭靖1,2,段生朝1,2,郭汉杰1,2,段然3,李连鹏4(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高端金属材料特种熔炼与制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GH4706大尺寸电渣锭铝钛烧损控制的热力学模型[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9期
  • 陈昌1,2,3,李杨1,2,3,甘文良1,冯好1,何环宇1,2,3,倪红卫1,2,3(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冶金二次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含锌粉尘和铁鳞中锌和铁制备合成Ni-Zn铁氧体[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9期
  • 张继新1,李秋菊1,周仓2,李重河2,王丹3(上海大学省部级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不锈钢酸洗污泥碳还原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元素迁移行为[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9期
  • 周瑾1,周存龙2,段晶晶3(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省冶金设备设计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FeO/Fe界面断裂过程[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9期
  • 殷会芳1,杨钢1,赵吉庆1,包汉生1,胡日2(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回火工艺对COST-FB2转子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9期
  • 刘巍栋1,蔡文河2,赵勇1,孙越1,原永亮1(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630~650℃超超临界参数锅炉受热面管备选材料建议[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9期
  • 宋生强1,2,刘东明1,2,王金龙1,2,井润东1,2,薛正良1,2(武汉科技大学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锰高铝钢纯净度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钢铁研究学报,2021,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