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常锋(《人民检察》编辑部).改革背景下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7年年会观点综述[J].人民检察,2017,第23期
  • 张亚(湖北省蕲春市人民检察院).双重诈骗犯罪案件中财产损失的认定[J].人民检察,2017,第23期
  • 徐子栋(河南大学法学院).审查逮捕证明标准与证据规则的运用[J].人民检察,2017,第23期
  • 卞建林(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立足人民性塑造检察工作的认同感——读何泽中新作《检察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研究》[J].人民检察,2017,第23期
  • 杨慧亮1,陆静2(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检察公信力评估建设实证问题研究[J].人民检察,2017,第23期
  • 史笑晓(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职业精神的三个维度[J].人民检察,2017,第23期
  • 彭正元(湖北省麻城市人民检察院).强化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办理的对策[J].人民检察,2017,第23期
  • 肖中扬(中国政法大学).俄罗斯司法改革及其启示[J].人民检察,2017,第23期
  • 朱超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新办案机制下检察委员会制度的完善路径[J].人民检察,2017,第23期
  • 庄永廉1,韩旭2,何冀3,陈坚4,刘传稿1(《人民检察》;四川大学法学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案件流程管理处).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分配机制[J].人民检察,2017,第23期
  • 高宛梅(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检察院).伤害案件诱发涉检信访的成因及应对[J].人民检察,2017,第23期
  • 祁云顺(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再谈“张飚精神”[J].人民检察,2017,第23期
  • (《人民检察》编辑部).稿约[J].人民检察,2017,第23期
  • 史卫忠1,2,王佳2(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思考[J].人民检察,2017,第22期
  • 路志强(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立法完善——以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为视角[J].人民检察,2017,第22期
  • 姚建龙(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应思考的三个问题[J].人民检察,2017,第22期
  • 吴海研,陈从广(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检察院).员额检察官退出机制的建构路径[J].人民检察,2017,第22期
  • 龙宗智1,符尔加2,3(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检察院;四川大学).构建合理、有效、协调的员额检察官退出制度[J].人民检察,2017,第22期
  • 曾翀1,裴钊2(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员额检察官退出机制的制度设计——以省级以下检察机关为视角[J].人民检察,2017,第22期
  • 何伟(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强化涉法涉检舆情应对机制[J].人民检察,2017,第22期
  • 杨春禧(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司法机关开展强制亲职教育的基本进路[J].人民检察,2017,第22期
  • 田野,孙国祥1,蔡道通2,欧阳本祺3(南京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东南大学法学院).非法采砂类案件办理争议问题三人谈[J].人民检察,2017,第22期
  • 顾榕(清华大学法学院).应组建社区矫正官队伍[J].人民检察,2017,第22期
  • 宋英辉(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推动强制亲职教育的专业化与社会化[J].人民检察,2017,第22期
  • 伍健(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检察院).“四个三”推动强制亲职教育取得实效[J].人民检察,2017,第22期
  • 吴茜(吉林省白山市人民检察院).“命案”客观性证据的审查思路[J].人民检察,2017,第22期
  • 高维俭(西南政法大学少年法学研究中心).亲职教育的专业性和强制性[J].人民检察,2017,第2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