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晓霏(浙江大学).日本语境中的汉学[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3期
  • 张金锋(西南大学文学院).《全宋文》重出《筠州学记》考论[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3期
  • 陶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稀见晚清小说专刊《小说七日报》考述[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3期
  • 陈晓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论《隋书·经籍志》对四库体系的贡献[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3期
  • 吴晗(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政治失声与创作宗尚更替:《震泽纪闻》丛书本到单行本探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3期
  • 雷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新见钱大昕佚文《席氏支谱序》考略[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3期
  • 佟雪(清华大学历史系).《仪礼》取脯归俎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3期
  • 马丽(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夫人”姓氏流变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3期
  • 王瑞来(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四库本是正[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3期
  • 孙海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甲戌本《石头记》刘铨福题跋真伪与顺序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高薇(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日本正仓院藏《文选》李善注拔萃发覆——兼论《文选》在日本早期的抄写活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唐萌(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儒家“正名”与《文心雕龙》正名思想[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李旭(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彝伦与朝纲——朱熹甲寅立朝议礼述论[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王春晓(外交学院).《海仙缘》传奇考论[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刘晓兴(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经律异相》所引经名异文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黄璜(南通大学).汉地佛教护国信仰在大理国的流布——以大理国密教仪轨《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为中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林锋(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章学诚与阳明学派渊源关系考论[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李俊勇(河北大学文学院).《白石道人歌曲》陆钟辉刻本初印、后印与影刻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侯承相(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黄庭坚诗歌“错本旨”用典方式探论[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王瑞来(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俗字也误人[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章莎菲(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宋代“古《易》”的定义演变与发展阶段问题[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朱圣明(厦门大学历史系).“半蛮夷”辨正[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伏彦冰(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六艺”中的“射”“御”及其体育思想探微[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常森(北京大学中文系).经典阐释的形而上学之弊:以对孟子“制民之产”说的误读为个案[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张帆(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日本古钞本《群书治要》所收《六韬》的校勘价值[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 田雅宁(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所).两《唐书》“镇抚使”辨讹[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