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良杰1,薛艳坤2(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图书馆).贫困流动性、贫困类型与精准脱贫施策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5期
-
董向芸(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边境少数民族纠纷调解中习惯法适用逻辑变迁 ——以中缅边境佤族YH村的纠纷调解过程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5期
-
萨其荣桂(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旧俗、革命与感情 ——20世纪50年代中国婚姻纠纷解决的话语实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5期
-
陈纪1,王志浩2(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论民族主义的发展形态及其实践反思[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5期
-
刘春阳(武汉大学文学院).以人为起点的文物叙事方式转变之期待 ——对湖北省博物馆文物筛选与展陈的考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5期
-
李向玉(广东警官学院治安系;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之争:问题、成因与司法终局之路径选择[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5期
-
马宇飞(榆林学院政法学院;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论民族国家建构的中国逻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5期
-
王怀勇,王鹤翔(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贫困人口退出及其法律激励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5期
-
蓝咏石(中央民族大学).节日主体、性别文化和地方感 ——基于施洞姊妹节的考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5期
-
李明,龙晔生(吉首大学;湖南省民族宗教研究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研究 ——基于广州和长沙的抽样调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5期
-
王海兵(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地关系视角下青藏高原东缘的农牧生态与族群分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5期
-
杨小柳,胡敏哲(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从多元城市文化到城市文明转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新发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5期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期刊更名启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5期
-
易柳,张少玲(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度贫困治理的机遇与挑战[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朱冬亮,殷文梅(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贫困山区林业生态扶贫实践模式及比较评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王少杰,李 静(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数字化员工对人力资源变革之影响 ——基于经济人类学视角的探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刘敏(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个体情感与艺术实践:一个民居彩绘传承人的生活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张静1,宋志方2(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家庭本位与经济—社会网络 ——对D镇乡村家纺企业的经济人类学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杨晓莉,马超(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甘肃省心理与行为重点实验室).从多元到聚合:优化族群关系的新视点[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田广(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吉首大学应用人类学研究院).西方经济人类学先驱思想理论脉络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熊远来1,潘旦2(浙江树人大学健康与社会管理学院;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草根组织对外来务工者社会参与促进作用研究 ——基于杭州外来务工者的调查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潘天舒(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上海人类学学会应用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哈佛校友会).都市人类学视角中的上海“士绅化”实践:集体记忆、空间重构和地方归属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邱开玉,廖梦雅,余德华(丽水学院).晚清民国畲族乡村政治的现代转向 ——以山民会馆为中心的察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罗强强,陈婷婷(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土地流转、资源动员与农民分化 ——基于宁夏红寺堡区B村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张莉曼(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水体污染问题的社会文化机理:以巢湖为中心的考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袁明达(吉首大学商学院).特困地区制度环境、创业动机与农民工新创企业成长 ——基于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的调查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杨雅妮(兰州大学法学院).藏区治理的本土资源:藏族高僧调解及其功能[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郭永平(山西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人类学中华本土化初期模型的建构”① ——“黄土文明·介休范例”的认知与书写[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