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龙晓燕,高景(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流动与聚合:泰国中部一个多族群社区的道路人类学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苏世天1,郝国强2(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亲密关系视角下老挝乡村的情义共同体[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何继新,张湛(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基建驱动基层治理共同体:要素品相、逻辑理路与推进路径[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朱凌飞1,王燕2(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内生的主体性:老山精神的家国情怀与固边兴边富民[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朱政(湖北民族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层法治研究所).“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探索 ——以“积分制”治理为素材[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刘占勇(中南民族大学).重塑“团结”: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的理论与路径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严庆1,王立娟2(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夯基与发力: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光映炯(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国外旅游表演研究动态:基于具身表演实践的多感官旅游体验[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龙金菊1,刘剑2(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铜仁学院国学院).底色与因应:风险感知中乡村社会韧性治理管窥[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石峰(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强的“以言行事”与象征主义批判 ——对一个仪式的解读[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云韬(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异质的交融与共生 ——中华龙的文化记忆共享机制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杨艳如(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清代车王府鼓词的京味文化论析[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亚辉(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家父长与氏族:韦伯“传统型支配”概念的分析与批评[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马欣荣(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凉山彝族女工的性别协商、庇护及伦理处境[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何荣誉(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容受流寓文学:明清之际容美土司家族的文化场域功能 ——以文安之流寓容美为中心[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陈文元(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卫所移民、社会流动与民族互嵌 ——以湖广施州卫为考察中心[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振兴1,莫宇翔2(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宋沅水流域溪峒治理与湘西边地的国家化进程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陈晓晖,石毅(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的政策工具及其量化评价 ——基于N省13个县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卢晓(广西大学).都柳江流域多民族区域共同体生成的逻辑与结构[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郭建飞(吉首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族裔文化身份的建构:《拥有快乐的秘密》中塔西的自我探寻之旅[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吴开松,郭倩(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文化生态视域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罗彩娟,蓝尉铭(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以节为媒: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机制 ——以广西布努瑶祝著节为例[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李可,韩秋杰(新疆大学法学院).《民法典》施行前后习惯司法适用机制疑难问题研究[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马伟华,方浩宇(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各民族良性互动的构筑与赓续:基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模态分析[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谷家荣(云南师范大学).费孝通生育制度思想溯源[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罗明军(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费孝通“乡村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邓玉函,蔡春静(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自然共生与技术塑造:古六大茶山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的形成[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杨猛(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和平跨居”理论的认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分析 ——知识社会学的视角[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余地(宁波大学法学院).民间规范与日常政治[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