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城玲,张珺,申屠旭萍,郝培应,庞琨,俞晓平(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生物计量与检验检疫重点实验室).植物次生代谢物对植食性昆虫防御作用的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韩永强1,李丹丹1,邓权权1,王龙江1,侯茂林2(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5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拌种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崔艺琳,俞晓平,李丹婷(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稻害虫代谢组学研究概况与展望[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肖汉祥1,2,李燕芳1,2,陈珊媛1,2,戴阳朔1,2,袁龙宇1,2,张振飞1,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褐飞虱CYP6ER1的时空表达及其对呋虫胺的响应[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吴碧球1,2,3,黄所生1,2,3,李成1,2,3,凌炎1,2,3,黄芊1,2,3,龙丽萍1,2,3,黄凤宽1,2,3(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农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南果蔬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抗虫品种桂育11号对褐飞虱取食、生长发育及种群增长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赵文华,杨光梅,刘雨芳(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不同密度黑尾叶蝉取食不同时长后水稻生理生化指标的响应[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马明勇,吴生伟,彭兆普(湖南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三氟苯嘧啶种衣剂对褐飞虱控制效果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沈栎阳,王晖,韩可洪,蒲雷,谢美琦,华红霞,蔡万伦(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氯虫苯甲酰胺对稻飞虱及其寄生类天敌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张圆圆,张傲雪,徐刚,刘芳,杨国庆(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亚致死浓度吡蚜酮对黑肩绿盲蝽子代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位博1,2,高慧颖1,2,郑许松2,徐红星2,阮永明1,吕仲贤1,2,朱平阳1(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稻纵卷叶螟成虫对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郭嘉雯1,赵晓昱1,2,杨亚军1,徐红星1,谢馨3,彭成林3,李娟3,吕仲贤1(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犍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稻纵卷叶螟和稻显纹纵卷叶螟幼虫形态差异及其生态位比较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王渭霞,何佳春,魏琪,赖凤香,万品俊,傅强(中国水稻研究所).褐飞虱组织解剖及NlEF7基因的雄虫组织特异性表达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马正,林恒伊,李丑强,张永勇,俞晓平(浙江省生物计量及检验检疫技术重点实验室).一株与类酵母共生菌拮抗的放线菌的筛选及其活性成分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何佳春1,2,胡阳3,张明4,魏琪1,李波1,何雨婷1,万品俊1,赖凤香1,王渭霞1,于文娟5,谢茂成6,陈祥盛2,傅强1(中国水稻研究所;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农业农村局).中国南方稻区半翅目害虫寄生蜂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胡夏雨,陈敏,施哲逸,周文武,祝增荣(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温度对稻绿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于文娟1,田幸1,徐志1,韩喜1,姬红丽1,彭云良1,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川渝稻区水稻螟虫种类组成及大螟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态性的差异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郭嘉雯1,何晓婵2,成义沙1,3,AUNG Thura1,鲁艳辉1,李文强1,4,徐红星1,黄建雷4,吴俨3,吕仲贤1(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山地珍稀动物与经济昆虫重点实验室;河北北方学院).稻田主导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杀卵作用[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黄所生,秦碧霞,吴碧球,谢慧婷,李成,李战彪,黄凤宽,蔡健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果蔬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SRBSDV对抗白背飞虱水稻抗虫性的影响* 抗虫品种桂育11号对褐飞虱取食、生长发育及种群增长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高浩力,邹建政,林栩敏,张慧慧,刘泽文(高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褐飞虱化学感受蛋白NlugCSP6在发育繁殖和翅形成中的作用[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汪锐,张鲜,戈林泉,杨国庆,吴进才(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不同药剂混合处理对灰飞虱生殖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李强1,2,赵现馨1,吕仲贤2,李飞1,徐红星2(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水稻害虫及其节肢动物天敌基因组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庞小轩1,2,何晓婵3,李强2,4,徐红星2,吕仲贤1,2(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组学在水稻叶蝉和飞虱传病毒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吕柯1,2,何晓婵3,徐红星1,吕仲贤1,杨亚军1(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稻纵卷叶螟ABCG3转运蛋白的分子特性与基因表达谱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熊振泽,张诺,宋阳,申屠旭萍,俞晓平(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褐飞虱锚定蛋白基因NlGPI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5期
-
李金玉1,2,3,4,尤民生2,3,4,尤士骏2,3,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害虫生态防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茶园生物多样性控害的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谢艳兰1,2,吴春莹2,王运宇2,李晓君1,杨坚1,张宏瑞2(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茶树蓟马种类DNA条形码分析 及临沧茶区优势种群动态调查[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王枫荻1,刘梦圆1,宋大鹏2,贾志飞1,丁仕波2,许永玉1,陈珍珍1(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日照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巩特桨角蚜小蜂对茶树黑刺粉虱的 寄生特性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
张辉,李慧玲,王定锋,吴光远,王庆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园杂草艾蒿挥发物对茶小绿叶蝉行为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