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锡林夫(内蒙古艺术学院).民族舞蹈艺术传承者的摇篮——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地区编导人才培养"项目[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方李莉(中国艺术研究院).在田野中寻找新知:回顾与展望[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杨云惠1,杨付辉2(昭通学院艺术学院;云南苗文谱研究中心).滇东北次方言老苗文与苗文谱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上)[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魏琳琳(扬州大学).城镇化进程中蒙汉杂居社区音乐实践的田野调查——从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文化大院"个案谈起[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周晓岩(邵阳学院).内蒙古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歌田野考察与研究[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山丹(内蒙古科技大学).金代陶瓷纹样构图的演变与社会变迁[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王永健1,许晓明2(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实求美:《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导言[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李杰(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蒙古族图案中的自然世界及其生态观——从图案的题材、造型与色彩切入[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王天歌(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介入社会建构琐谈——以日本市町文化形成中的艺术形象与艺术空间为例[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娜达罕(内蒙古艺术剧院).论中国北方民族"艺术民俗化"倾向——以蒙古族艺术为例[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哈斯巴特尔(内蒙古艺术学院).符号与声音:成吉思汗祭词祭文及其音乐研究(下)[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何雅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论四川清代墓葬建筑装饰中戏曲图像的"永恒性"[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孙涛,瑞雪(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动漫创作人才梯队培养的新尝试——国家艺术基金"民族题材动漫青年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的回顾与思考[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张劲盛(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蒙古科尔沁潮尔大师孙良研究(一)——以孙良潮尔演奏艺术特征为研究对象[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刘红娜,李松杰(景德镇陶瓷大学).浅论中国器物文化在东亚文化圈的传播力和影响力[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孔群.下湾子辽墓壁画[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约翰·休伯特·马歇尔1,马兆民2(英国社会科学院;敦煌研究院).桑奇遗迹:阿育王时代的印度佛塔(九)[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尤金妮亚·基辛1,弗雷德·R.迈尔斯1,陈韵2(纽约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终结后的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体系之争[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储双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英国传记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传记电影创作的启示[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陆伟1,许成桢2(合肥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皖西庐剧文化特质研究[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荣树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互惠与博弈:后非遗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主体的社会关系研究[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王斯雨1,王永健2(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内蒙古和林格尔剪纸的文化底蕴与艺术特征刍议[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孟荣涛(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解析乌兰牧骑现实意义[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汪欣(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整体论”范式[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张百舒,董从民(内蒙古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中的核雕传统工艺发展现状 ——以北方核雕为调查研究个案[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冉巧玉,程波涛(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动画艺术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呈现视角与启示 ——以《凯尔经的秘密》为例[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