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俊杰,赵静,葛海虹,潘寻,李仓敏(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美国替代品评估方法及其对我国新污染物治理的启示[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6期
-
司万童,孙畅,刘菊梅,丁戈,杨婉青,陈嘉文,郑财贵,李东伟(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重点实验室;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市环境材料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利用生物标记物综合指数评价煤矿区水体沉积物污染及其因果关系分析[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康依,杨玉莲,李庭博,周鸿媛,马良,张宇昊(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利用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研究细交链孢菌酮酸(TeA)与4种真菌毒素的联合毒性[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李会仙,张瑞卿,郭广慧,冯承莲,时迪,王宏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淡水环境锰的水质基准及其生态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陈思敏,赵海霞,杨圆,杨焱娜,周本文,常言语,邓何,张长城(三峡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科研三级实验室;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全氟辛酸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过程中内质网应激途径的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张鹏泽,叶丽,陈文清,舒军辉,王灶生(矿冶环境污染防控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铈的淡水水质基准研究及其生态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沈洪艳,韩冬旭,杨雷,李双江,孙昊宇,唐量(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药物分子化学重点实验室;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质量检测与管理系;上海大学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外加碳源对抗生素诱导大肠杆菌Hormesis效应的调控作用[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余彩绫,王启俐,刘鹏,夏雯欣,曹传旺,孙丽丽(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济南市国有柳埠林场).NaF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陈晨,宋杰,闫瑾,王慧利,钱秋慧(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纳米)塑料和抗生素的相互作用及对鱼类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傅欣玥,杨晓波,邱志刚(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非抗生素类新污染物影响质粒携带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水平转移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梁宏仪,张亚辉,黄子晏,杜士林,张瑾,赵姗(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检测与实验中心;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安徽省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杭州研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典型短链全氟替代品PFBA及PFBS对斑马鱼的内分泌干扰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堵锡华,李靖,宋明,陈艳(徐州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基团定位指数用于橙酮类DRAK2抑制剂活性的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陈钰璇,朱翔宇,王钺博,管冬兴,张坚超,滕辉(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砷(V)及苯胺联合暴露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张敏,陈小霞,潘俊,罗豪杰,张琪,蔡丹,李廷真,胡国成(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体内重金属的组织分布及潜在来源[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谭昊言,张彩香,李佳森,程毅康,曾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流域天然劣质地下水中锰富集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高永飞,何安(太原理工大学生态学学院;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配体络合常数的毒代-毒效动力学(TK-TD)模型预测不同pH下镉和铅在斑马鱼幼鱼体内的积累和毒性[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钱宝留,孙烽铸,吕军生,吕林欢,孙立伟(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斑马鱼幼鱼尾鳍再生的不同阶段对微塑料毒性响应的差异[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宋晴雯,王灵,刘晨通,陶雪,粟文豪,贾宏涛,朱新萍(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新疆天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油田再生水对不同植物种子萌发的毒性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李惠民,赵刚,文琛,樊艳春,易芳,刘奕,梅子奇,汤小群(江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赣东北典型重(类)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人体健康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许秀松,李亚婕,尹勇,蒙爱萍,陈振翔,刘灵(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种纳米材料对水稻幼苗生理及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宋秀敏,李子腾,王立宇,贾丽琼,杜超,刘利,王利利,高丽(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包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桃-阿海子浮游细菌多样性及其与水体重金属浓度的关联性分析[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余志强,胡嘉源,李尚珂,施维林,史广宇(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佛山市南海区苏科大环境研究院).外源亚精胺对镉胁迫下黑麦草的生理调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陶开燕,徐晓平,杨晓凡,陈涛,李彬彬,李锦程(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皖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省部协同创新中心).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和溴酸盐对萼花臂尾轮虫的联合毒性作用[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王晓然,边力,涂忠,胡琼,秦搏,常青,英娜,吴艳庆,杨立国,陈四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铜、镉对绿鳍马面鲀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许晨,覃兰雪,徐挺,胡霞林,尹大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扑热息痛对斑马鱼发育与运动行为效应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于川,莫凡,高建政,崔明,李海波(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AgNO3暴露对红车轴草光合作用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赵子昂,冯永亮,王明丽,汝少国(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唐山学院基础教学部;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青岛某燃煤电厂排污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
剧永望,马露冉,毛佳璇,杨晓莉,刘雪(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环境修复与健康研究院).秸秆生物炭吸附/钝化土壤重金属的过程机理与影响因素[J].生态毒理学报,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