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晴晴,高燕,王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全球变化对食物网结构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10期
-
张宏锦,王娓(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进展、问题与展望[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10期
-
贺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互作与全球变化下的生态系统动态:从理论到应用[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10期
-
《植物生态学报》编委会,《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植物生态学报》资料论文栏目征稿启事[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10期
-
罗丹丹,王传宽,金鹰(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木本植物水力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宋语涵1,张鹏1,金光泽1,2(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灌木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聂秀青1,2,王冬1,2,周国英3,熊丰3,杜岩功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三江源地区高寒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高德才,白娥(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冻融循环期间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影响因素[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任金培,李俊鹏,王卫锋,代永欣,王林(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八个树种叶水力性状对水分条件的响应及其驱动因素[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王春成1,张云玲2,马松梅3,黄刚1,张丹1,闫涵3(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洲城镇与山盆系统生态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石河子大学理学院绿洲城镇与山盆系统生态兵团重点实验室).中国扁桃亚属四种野生扁桃的系统发育与物种分化[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郑景明,刘洪妤(森林资源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采用Strauss-Hardcore模型研究不同导管构型被子植物的导管空间分布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林夏珍1,刘林2,董婷婷2,方琦博2,郭庆学2(浙江开放大学教学中心;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氮分配对美洲黑杨和青杨耐盐能力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9期
-
张景慧1,2,3,王铮1,黄永梅4,陈慧颖5,李智勇1,2,3,梁存柱1,2,3(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草地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草地利用方式对温性典型草原优势种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黄杰1,2,李晓玲1,2,王雪松1,2,杨进1,2,黄成名3(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三峡地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三峡植物园).三峡库区不同消落带下中华蚊母树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靳川1,2,李鑫豪1,2,蒋燕1,2,徐铭泽1,2,田赟1,2,刘鹏1,2,贾昕1,2,3,查天山1,2,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黑沙蒿光合能量分配组分在生长季的相对变化与调控机制[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秦倩倩1,邱聪1,郑大柽2,刘艳红3(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油松人工林火烧迹地早期土壤入渗动态[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贾宁霞1,2,郭柯1,2,宋创业1,刘长成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植被制图色彩和符号设计原则与全国植被图图例方案[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杜军1,王文1,2,何志斌1,陈龙飞1,蔺鹏飞1,朱喜1,田全彦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祁连山青海云杉物候表型的空间分异及其内在机制[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石新建,张靖歆,秦天姿,刘金铭,高玉葆,任安芝(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生真菌感染对宿主羽茅及邻生植物抗病性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薛峰,江源,董满宇,王明昌,丁新原,杨显基,崔明皓,康慕谊(北京师范大学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不同去趋势方法对基于Dendrometer数据的茎干水分动态分析的影响——以白扦为例[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张欢1,张云玲2,张彦才3,阎平1(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总站;奇台县自然资源局草原站).新疆奇台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主要植物群落及其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8期
-
田地1,严正兵2,方精云3(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与环境学院).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主要假说[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李孝龙1,2,周俊1,彭飞3,钟宏韬4,Hans LAMBERS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植物养分捕获策略随成土年龄的变化及生态学意义[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马炬峰1,2,辛敏1,2,徐陈超1,2,祝琬莹1,2,毛传澡2,陈欣2,程磊1,2(浙江大学生命系统稳态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丛枝菌根真菌与氮添加对不同根形态基因型水稻氮吸收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张效境1,2,梁潇洒1,2,马望1,王正文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额尔古纳森林草原过渡带生态系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呼伦贝尔草地植物茎秆和叶片中养分的时间动态与回收[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尹晓雷1,刘旭阳1,金强1,李先德2,林少颖1,阳祥1,王维奇1,张永勋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不同管理模式对茶树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吴秋霞1,吴福忠1,2,3,胡仪1,康自佳1,张耀艺1,杨静1,岳楷1,2,3,倪祥银1,2,3,杨玉盛1,2,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亚热带同质园11个树种新老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7期
-
杨建强1,刁华杰2,3,4,胡姝娅4,王常慧2,3,4(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水平氮添加对盐渍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1,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