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栾淳钰(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培养时代新人统筹推进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谢倩芸(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女性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马春玲(龙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恩格斯关于工人群众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及其启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张莉,曹锐(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企业社会工作:解决农民工婚恋问题的新路径[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余玉善1,张军1,2,许佳琳3,张维宏1(比利时根特大学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承德护理职业学院药学检验系).比利时养老模式对我国养老体系建设的启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蔡潇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汪雁,丁玲(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我国涉网约工类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问题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涂永前,田潇(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菲佣”背后的国家教育支撑* ——兼议对我国家政教育及家庭劳动教育的启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李西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论CPTPP有执行力劳工标准及中国的应对措施[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冯成丰(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司法审查程序存废之检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本刊编辑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稿约[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本刊编辑部.《中国劳动关糸学院学报》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曹佳(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及应对[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侯胜东(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新时期京津冀公共服务多元化协同供给机制建设[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张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代际支持、社会网络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基于老化态度的中介效应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魏翔1,2,褚席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非劳动收入能缓解中国的劳动供给紧张吗?[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刘艳飞1,胡晓辉2(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嘉兴学院经济学院).积极老龄化下的银色创业实践及可行性* ——基于CFPS(2010—2018)的实证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李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发展系).工作时间质量对员工的影响:理论路径与实证检验[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赵玉峰(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城乡、区域就业结构性失衡及应对[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杨欣(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平台经济下网约工集体劳动权行使机制革新探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孙璇(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下建党百年来党对劳动问题的探索历程与实践经验[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李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劳工权益争取和保障方式的演化[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汤春松(中共盐城市委党校).社会史视野下的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运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本刊编辑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稿约[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王映莲(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恩格斯“劳动”概念的逻辑理路与当代意义[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姜荣萍1,何亦名2,甘春华1(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 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和家庭真实性的链式中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纪竞垚(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支持服务业扩大就业的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