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楠,李小凤,李余良,刘建华,李武,李高科(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鲜食玉米品种心叶期对草地贪夜蛾抗性评价及不同品种受害后的产量损失[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赵远1,2,陈新兰1,2,央金1,雷雪萍1,2,姚小波1,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拉萨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西藏麦类作物对恶性杂草白茅抑制作用分析[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李金辉1,魏守辉1,黄兆峰1,张毅笑1,陈露1,张怡2,黄红娟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稻田稗草对氰氟草酯抗药性及多抗性与交互抗性研究[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刘俊秀,朱正阳,田丽霞,王杰,王甦,张帆,邸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东亚小花蝽携带绿僵菌防控西花蓟马和烟粉虱的效果评价[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安静杰,宋健,郭江龙,党志红,高占林,李耀发(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国际科技联合研究中心).金银花田东方绢金龟成虫和幼虫药剂敏感性差异及生物农药筛选[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王宇,王克勤,王晓曦,刘兴龙,王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哈尔滨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哈尔滨地区不同亚洲玉米螟性诱剂诱捕效果研究[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张俊蕾1,2,盖晓彤1,赵正婷3,刘弟4,陈敏5,姜宁1,刘雅婷4(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云南省昭通市植保植检站).南美红辣椒脉斑驳病毒RT-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向礼波,袁斌,薛敏峰,史文琦,曾凡松,杨立军,龚双军(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防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小麦白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孙跃1,2,刘蓉1,王思威1,徐汉虹1,吴鹰花2(华南农业大学,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分子对接阐明草甘膦与水稻醛酮还原酶(OsALR2)的作用及OsALR2的表达纯化[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荆珺1,王杰花2,韩丽丽1,陈卫民1,吴品珊3,雷荣3(伊犁职业技术学院;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梨园气溶胶中梨火疫病菌的定量检测[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郑宽瑜1,熊智琦1,2,魏治镭3,吴阔1,王茂森1,2,苏晓霞1,巴宗3,次仁措姆3,王田田1,张仲凯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农学院;西藏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藏昌都市卡若区蔬菜主要病毒检测及番茄斑萎病毒鉴定[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方圆1,朱衎1,吴慧平1,彭德良2,王行军3,严丽1,潘月敏1,鞠玉亮1(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绿色防控安徽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安徽凤阳县植保站).安徽省首次发现肾形肾状线虫危害瓜蒌[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金庆敏,徐小万,衡周,王恒明,徐晓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蔬菜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辣椒中L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CaLecRKs鉴定及其对辣椒疫霉的响应[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潘悦1,杨贵钗2,陈婉东3,刘建福3,王俊威4,王娟1(西南林业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云南省3个海拔区域滇牡丹主要叶部病害发生动态分析[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阎雄飞1,白晓蕊1,杨涛2,刘永华1,李刚1(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不同引诱剂与诱捕器对苹毛丽金龟的诱集效果[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王彤彤,蒋婷,谭德锦,王晓宇,卢艳春,杨志强,徐冬英(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澳洲坚果干花病病原菌鉴定[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吴锦1,徐鹏刚1,刘永刚2,倪春辉1,张洁1,李惠霞1(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省无公害农药工程实验室).腐烂茎线虫在马铃薯不同组织中的数量动态[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张彬,李金秀,王震,石利朝,李金榜(南阳市农业科学院).54个小麦品种(系)抗赤霉病评价与农艺性状调查[J].植物保护,2023,第6期
-
陈学新1,杜永均1,黄健华1,李姝2,姜道宏3,莫明和4,庞虹5,孙修炼6,王琦7,王甦2,夏玉先8,徐学农9,臧连生10,张杰9,张礼生9,张文庆5,尹恒11(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全国实验室;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山大学生态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我国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J].植物保护,2023,第5期
-
陆宴辉1,刘杨1,杨现明1,荆玉谱2,胡高3,栾军波4,郭兆将5,马罡1,闫硕6,梁沛6,刘杰7,肖海军8(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植物草业与草原学院).中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2018年-2022年[J].植物保护,2023,第5期
-
赵永田1,2,马悦2,3,SHETH Sujitraj2,胡德禹2,陈卓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农学院).我国茶树叶部主要真菌病害绿色防控现状与展望[J].植物保护,2023,第5期
-
叶恭银1,方琦1,徐红星2,吴顺凡3,滕子文4,徐刚5,党聪6,熊时姣1(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作物病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山东省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控实验室,中澳作物健康与入侵生物国家科技合作基地,中澳农业与环境健康联合研究院;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我国水稻螟虫发生及治理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23,第5期
-
刘晓蓓,张勇,陈巨莲(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麦类作物对蚜虫抗性机制及抗性遗传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23,第5期
-
封洪强1,姚青2,胡程3,黄文江4,胡小平5,刘杰6,张云慧7,张智8,乔红波9,刘伟7(河南省0号昆虫雷达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作物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雷达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新进展[J].植物保护,2023,第5期
-
吴小美1,王海霞2,云英子3,马忠华2(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浙江省作物病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镇江市植保植检站;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病原真菌对杀菌剂抗性的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23,第5期
-
曹坳程1,2,张大琪1,方文生1,宋兆欣1,任立瑞1,李青杰1,李文静1,王秋霞1,颜冬冬1,李园1,靳茜2,郝征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创新中心).土传病害防治技术进展及面临的挑战[J].植物保护,2023,第5期
-
杜素洁,郭建洋,赵浩翔,万方浩,刘万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近十年我国入侵生物预防与监控研究[J].植物保护,2023,第5期
-
刘文德1,代玉立2,邵小龙3,张昊1,陈华民1,靳怀冰1,刘文文1,彭焕1,张丹丹1,李智强1,钱国良3,刘太国1,陈捷胤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我国主要农作物病害灾变机制与综合防控研究进展:2018年-2022年[J].植物保护,2023,第5期
-
王如意1,刘杰2,冯琴1,张熠玚2,肖宁3,吴俊4,郑文静5,李爱宏3,宁约瑟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省水稻研究所).稻瘟病抗性分子机制及抗病育种策略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