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静1,潘丽娟1,陈娜1,王通1,陈明娜1,王冕1,禹山林1,丁红1,孙伟2,赵孝东2,迟晓元1(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不同花生荚果力学特性研究及优异品系筛选[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张垚1,葛均筑1,周广生2,杨永安3,侯海鹏4,吴锡冬1,王金龙1,梁茜1,马志琪1(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天津市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播期对饲用油菜鲜草产量和品质的调控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范世航,孙兴超,刘婧琳,张亮,邓林彬,刘静(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春性甘蓝型油菜EMS突变体库的构建与筛选[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胡文诗1,2,孟凡金1,2,李静1,2,陆志峰1,2,任涛1,2,鲁剑巍1,2(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不同钾肥用量对冬油菜主要光合器官演替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毕洁,于丽娜,王明清,宋昱,杨伟强,江晨,石程仁,孙杰(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花生壳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谢畅,党现什,刘娜,姚瑞,于海秋,王婧,蒋春姬,赵新华,王晓光(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品质形成规律[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秦文洁,郭润泽,邹晓霞,张晓军,于晓娜,王月福,司彤(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膜下滴灌追肥种类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陈海文1,徐思亮1,郭建斌1,陈伟刚1,罗怀勇1,刘念1,黄莉1,周小静1,吴贝1,姜成红2,任小平1,姜慧芳1(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不同花生品种白藜芦醇含量鉴定评价[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王华美1,任春元1,金喜军1,王孟雪1,曹亮1,张明聪1,赵强1,于高波1,张玉先1,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源褪黑素对高氮下大豆氮代谢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钟雪,李祥,左蓉,刘杰,刘胜毅,白泽涛,童超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甘蓝型油菜类甜蛋白激酶BnTLK1与真菌病害抗性相关[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俎峰1,和春芳1,杨素娟1,何晓莹1,陈苇1,李劲峰1,张国建2,张建昆2,王敬乔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油菜Ogu CMS恢复系16C外源恢复基因染色体片段SSR标记图谱构建与比较[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赵利,王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60Co-γ射线辐射胡麻种子的诱变效应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石美娟1,2,左蓉1,刘杰1,赵传纪1,董志雪1,何贻洲1,李艳1,李祥1,童超波1,黄邦全2,白泽涛1,刘胜毅1,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湖北大学生物资源绿色转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甘蓝型油菜BnTLP1基因的菌核病抗性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顾巧美1,赵云燕1,彭澳怡1,程风杰1,罗丁钒1,汤建涛1,吴伟娇1,徐兆师2,危文亮1(长江大学农学院,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甘蓝型油菜SERK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李延莉,王伟荣,周熙荣(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高含油量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4061R选育[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杨永庆1,陈圣男1,李欣欣1,赵青松1,2,付亚书3,杨春燕2,张孟臣2,廖红1(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石家庄分中心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大豆叶形遗传及QTL定位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陈娜1,潘丽娟1,陈明娜1,王通1,许静1,王子强2,杨珍1,谢宏峰1,邹宗峰3,黄翔4,黄会文5,禹山林1,迟晓元1(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滨州市农业科学院;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卧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沂南县农业农村局).花生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AhDREB3的序列及非生物胁迫下表达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金晶1,余常兵2,庞静1,李必钦3,吕典1(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恩施州农业科学院水稻油菜研究所).不同带宽行比对湖北西南山区玉米/大豆套作体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编辑部).专题征稿|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油菜种质创制及相关性状基因挖掘[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5期
-
崔顺立1,何美敬2,侯名语1,杨鑫雷1,穆国俊1,刘立峰1(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北方学院).利用GGE双标图分析花生品质性状的基因型-环境互作[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胡宇倩1,周旋2,资涛3,熊廷浩1,宋海星1,张振华1(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早熟冬油菜品种各器官干物质及养分积累特征[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秦利1,2,刘华1,2,张新友1,2,杜培1,2,代小冬1,2,孙子淇1,2,齐飞艳1,2,董文召1,2,黄冰艳1,2,韩锁义1,2,张忠信1,2,徐静1,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花生遗传改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生物育种中心有限公司).花生籽仁蔗糖含量多世代联合群体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熊洁,丁戈,陈伦林,李书宇,邹小云,黄杨,宋来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国家油料改良中心南昌分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不同基因型油菜耐铝性及其根系形态对铝胁迫的响应[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刘林秀1,2,曾海涛1,徐皓1,姚小华2(陕西理工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几种植物激素对4种山茶属植物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秦利1,2,刘华1,2,张新友1,2,杜培1,2,代小冬1,2,孙子淇1,2,齐飞艳1,2,董文召1,2,谷建中3,黄冰艳1,2,韩锁义1,2,张忠信1,2,徐静1,2,高伟4(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花生遗传改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生物育种中心有限公司;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豫花37号选育及遗传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张霞,许曼琳,郭志青,于静,李莹,杨珍,吴菊香,王磊,陈殿绪,迟玉成(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北方产区花生品种黑斑病抗性鉴定[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苑翠玲,李春娟,闫彩霞,赵小波,王娟,张浩,孙全喜,单世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花生EMS诱变体系的探索及突变体鉴定[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崔梦杰1,2,柴芃沛1,郭俊佳1,黄冰艳1,董文召1,韩锁义1,张新友1(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花生抗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刘婷婷,李艳燕,宁晓霜,刘志华,姜振峰,李文滨(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Aux/IAA基因家族鉴定及对大豆茎尖发育的调控作用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
张俊,臧秀旺,郝西,刘娟,崔亚男,汤丰收,董文召(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河南花生分中心花生遗传改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不同密植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叶片功能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