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亚南,乔晓妹(上海财经大学).工作记忆和二语水平对关系从句挂靠歧义加工的影响[J].现代外语,2021,第4期
-
文秋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应用语言学的学术国际话语权[J].现代外语,2021,第4期
-
陈哲1,李亚非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美国)/南京大学).语段研究的新问题和新进展[J].现代外语,2021,第4期
-
戴慧琳1,何晓炜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邵阳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对汉语特殊疑问句的理解[J].现代外语,2021,第4期
-
刘馨蔓,吴吉东(南京工业大学).英语现在进行体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研究[J].现代外语,2021,第4期
-
杨舟1,熊仲儒2(安庆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名物化的句法分层与“NP的VP”结构[J].现代外语,2021,第4期
-
许小艳,桑仲刚,庞加光(西安交通大学).提取和激活模型下的汉语名词谓语句研究[J].现代外语,2021,第4期
-
魏银霞,杨连瑞(中国海洋大学).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英汉迂回致使研究[J].现代外语,2021,第4期
-
何莲珍1,孙悠夏2(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综合写作中考生对写作提示的认知对其写作表现的影响[J].现代外语,2021,第4期
-
束定芳(上海外国语大学).构建外语教育教学的新生态[J].现代外语,2021,第4期
-
刘海涛(浙江大学).数据驱动的应用语言学研究[J].现代外语,2021,第4期
-
康建东1,牛妍2(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对及物心理动词的加工——“使用事件”视域下的浅结构假说[J].现代外语,2021,第4期
-
张凯,杨嘉琪,陈凯泉(中国海洋大学).学习者情感因素对英语合作学习投入的作用机理[J].现代外语,2021,第3期
-
汪昌松(北京理工大学).句法-形态接口视域下的汉语存现句研究[J].现代外语,2021,第3期
-
杨坤,文旭(西南大学).基于使用的“动词-构式”论元融合模式[J].现代外语,2021,第3期
-
张克定(河南大学).抽象空间方位关系构式的结构特征与认知理据[J].现代外语,2021,第3期
-
陈莹1,井茁2(南京理工大学;俄勒冈大学).汉语“位格-动词-主语”构式的非常规语序及信息结构[J].现代外语,2021,第3期
-
蔡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汉语动结复合词的内部结构与句法推导[J].现代外语,2021,第3期
-
李媛,黄含笑,刘海涛(浙江大学).德语书面语破框现象是特例吗?[J].现代外语,2021,第3期
-
马书东1,梁君英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大学).语长构式化中的概念义浮现[J].现代外语,2021,第3期
-
王秀卿,王广成(曲阜师范大学).英汉动结结构中的直接宾语限制[J].现代外语,2021,第3期
-
张馨月(燕山大学).《扩展概念隐喻理论》评介[J].现代外语,2021,第3期
-
向大军(吉首大学).《剑桥系统功能语言学手册》述评[J].现代外语,2021,第3期
-
蔡晨(浙江树人大学;同济大学).模态输入与感知学习风格对英语听解的影响研究[J].现代外语,2021,第3期
-
史兴松,程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基于语料库的中美银行企业身份话语研究[J].现代外语,2021,第2期
-
赵焱,张旗伟,徐蕊,张玮(西交利物浦大学).超语及认同建构作为双语者的学习手段[J].现代外语,2021,第2期
-
张莎(首都师范大学).社会文化视角下学术思辨倾向的发展模型研究[J].现代外语,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