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富广,曾彪,杨太保(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近30年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地区寒冻荒漠分布范围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任景全1,郭春明1,李建平1,刘玉汐2(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吉林省气象台).气候变化背景下吉林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孙婴婴1,2,3,孙绪博1,2,3,曹婷婷1,2,3,张海欧1,2,3(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砒砂岩对毛乌素沙地风沙土储水能力影响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王蕊1,张继权1,曹永强2,郭恩亮1,李丹君1,马齐云1(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基于SEBS模型估算辽西北地区蒸散发及时空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马富亮1,符素华1,2,罗广惠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一六五中学).东北典型黑土区坡耕地涝渍地土壤持水性和导水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杜世勋,荣月静(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山西省生态安全格局空间识别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谢育利1,陈云明1,2,唐亚坤2,吴旭1,温杰3(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地表凋落物对油松、沙棘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李慧1,2,杨涛1,3,何祺胜4,任伟伟1,2(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疆天山山区TRMM卫星降水数据的精度检验和校正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谢颖颖1,邵争2,兰小机1,李付伟2,曾凡华2(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毕节市防震减灾局).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耦合关系研究——以毕节试验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代稳1,王金凤1,仝双梅1,张府柱2(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近60年长江荆江三口水沙变化过程及对洞庭湖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王希义1,徐海量2,潘存德1,凌红波2,张广朋1(新疆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田河流域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敏感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度阳,张道军,姚顺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证据权模型的退耕还林(草)驱动力因素分析——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谭立海1,张伟民1,边凯1,高扬1,钟帅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亿利资源集团).砾石覆盖固沙措施水土保持作用研究——以库布齐沙漠北缘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刘玉萍1,王延华1,2,杨浩1,2(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的沉积学记录及其环境意义[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李宝1,胡阳2,汪光胜2,刘玉婵2,李鹏2(安徽省基础测绘信息中心;滁州学院安徽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江淮分水岭区农作物干旱时空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徐慧1,张方敏2,黄进2(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1961-2012年干湿时空变化及对单季稻产量的潜在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宁虎森1,罗青红1,2,吉小敏1,雷春英1(新疆林业科学院造林治沙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甘家湖梭梭林碳、氮、磷、钾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庞梦丽,孙明阳,王明远,屈宇(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太行山典型水土保持经济林枯落物持水特性[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黄烁秋,刘兆顺,孙博,梁珍玮,马晓葳,刘亚男(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汪清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许紫峻1,2,汪溪远1,2,师庆东1,2,陈娇3,李浩1,2,徐婉婷1,2,王伟1,2(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不同材质保水剂对玉米生长综合效率的DEA模型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何岩岩,南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省农用地资源禀赋的格局演变及空间分异[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韩剑桥1,2,段文中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卡口河段桥梁建设对河道行洪的影响——以渭河咸阳段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苏冰倩1,2,王茵茵1,2,上官周平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地区食物结构及其安全现状评估[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于红博1,2,张巧凤1,2,包金兰3(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锡林河流域长时间序列蒸散量遥感监测及其相关因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杨果果,孔玉华,赵佳宝,冯志培,范贝贝,杨喜田(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不同松栎混交林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的差异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王蕾钦1,王飞1,2,李朋飞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相似降水年组下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土壤水分变化过程与空间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刘强1,杨东2(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不同土壤类型有效微量元素的空间特征——以张掖市临泽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王力1,李喜安1,2,骆建文3,蔡玮彬4(长安大学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国土资源部岩土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黄土颗粒分离方法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丁倩1,周蓓蓓1,吕金榜1,胡梓超1,陈晓鹏1,王全九1,2(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植被覆盖条件下纳米碳对黄土坡面养分流失调控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 张磊1,李君2,武友德3,4,李灿松2(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环洱海地区城镇聚落用地扩展特征及模式分析——以大理市下关镇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7,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