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丽莉1,李凤丹2(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系;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模拟增温对小麦生长、土壤酶活性和呼吸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张世汉1,武均1,2,张仁陟1,2,3,蔡立群1,2,3,齐鹏1,2,张军1,2,3(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施氮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万海霞1,马璠1,许浩1,韩新生1,王月玲1,郭永忠1,蔡进军2(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典型草本群落根系垂直分布特征与土壤团聚体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王月玲1,马璠1,许浩1,董立国1,万海霞1,蔡进军2(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宁夏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南山区不同年限撂荒梯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吴世祥1,何聪1,杨丹1,2,王晨1,刘守江1,2(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嘉陵江流域研究所).2009-2018年谢家店震后滑坡体植被恢复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刘凌雪1,敖天其1,2,胡正1,胡富昶1,李孟芮1(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琼江流域(安居段)水质及面源污染综合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赵经华,洪明,马英杰,陈凯丽(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不同灌水处理对干旱区滴灌核桃树土壤温度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刘益锋,汪小钦,吴思颖,林梦婧(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和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星空间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GPM与TRMM卫星降雨数据在福建省的适用性对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甄英1,李永飞2,何静3(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川西北高原甘孜州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及旱涝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尤俊坚1,谢凯旋1,孙蕾1,刘霞1,胡续礼2,苏新宇1,吴畏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处).城市污泥生物质炭对豫东黄泛平原风沙土耕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时钟瑜1,李婕1,2(商丘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白山不同林型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陈泽涛1,2,沙占江1,2,王求贵3,余迪4,胡菊芳3,马玉军1,2(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省气候中心).高寒草原草甸区土壤侵蚀及植被覆盖对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 ——以兴海盆地子科滩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田立鑫,韩美,徐泽华,孔祥伦,朱继前(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近50年淮河流域气温时空变化及其与PDO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陈蕾1,高山雪1,ZHOU George2(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美国普渡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施加炭基缓释肥对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孟清1,2,高翔3,白红英1,2,张扬1,2,王辉源1,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1960-2015年秦岭地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王一佩1,2,薛雨1,杨钙仁1,2,苏晓琳1,武鹏帅1,温志良1,邓羽松1,2(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大学生态工程研究所).林道修建和采伐作业对桉树人工林土壤侵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翟珈莹1,2,李袁泽3,宋亚辉1,2,乔磊磊4,辛奇4,薛萐1,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特征及其根际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张娇阳1,2,何俐蓉3,李袁泽4,5,乔磊磊4,薛萐1,4,刘国彬1,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土壤球囊霉素类相关土壤蛋白的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马正虎1,2,璩向宁1,2,赵希妮1,2,刘雅清1,2,何志润1,2(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系统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沙湖南岸沙丘沙粒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林廷武1,高建恩1,2,龙韶博1,窦少辉1,张昊晨1,李兴华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黄土丘陵沟壑区20年龄期梯田果园对不同标准极端降雨侵蚀调控作用[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杜浩,张成福,程宇琪,王雨晴,潘思涵,杨宇娜(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大兴安岭天然林不同林分溶解有机碳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郭晋伟,何亮,裴志林,吕渡,雷斯越,张晓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室).极端暴雨条件下黄土高原水平梯田损毁情况调查分析 ——以岔巴沟流域“7·26”特大暴雨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葛佩琳,王凌云,莫明浩,段剑(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滨流动沙丘不同类型沙障土壤改良效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周林飞,樊海川,徐也(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石佛寺人工湿地不同营养特征淤积物对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肖鹏1,吕刚1,王洪禄2,翟景轩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铁岭市国土资源调查规划局;杭州大地科技有限公司).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抗冲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车风1,黄国清1,刘韬2,田艳红1,徐庆华1,邹秀琼1,聂荔1(湖北省航测遥感院;湖北省测绘工程院).2004-2015年湖北省植被NPP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素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
陈婧1,崔向新1,丁延龙1,王则宇2,刘宗奇3,石涛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鄂尔多斯林业规划设计院;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基于“肥岛”效应探讨人工梭梭土壤养分时空演变趋势[J].水土保持研究,2019,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