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阳华1,王兆林2,孙思睿1,鄂施璇2,王娜3(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重心演变的耦合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卢泽华1,2,王君勤3(四川省农田水利局;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省水利科学院研究院).自然降水条件下关中平原农业水资源短缺风险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周启刚1,2,李剑3,孟浩斌2,4,张晓媛2,庞敏5(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生态环境空间信息数据挖掘与大数据集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基于遥感解释的重庆市重要生态空间质量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彭珮媛1,吴晓妮2,1,李子光3,赵洛琪1,付登高1,段昌群1(生态学与环境学院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昆明市海口林场).滇池流域源头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戴学斌1,许瑜兴1,邓义1,马佳珠1,陈莉莉1,穆兴民2(玉溪师范学院地理与国土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土壤酸胁迫对黑麦草生长生理及镉富集特征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石秀雄1,杨广斌1,李蔓1,张国2,谢波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贵州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张建宁1,陈璎亭2,3,王勇4,张珺1,张鹏2,3,胡守庚2,3(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郝旺林1,2,3,梁银丽1,2,4,穆兰5,印宁4,许明祥1,2,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不同地表覆盖物对城郊农业区葡萄园土壤呼吸及水热环境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余洲,李明玉,陈高,刘心雨(延边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图们江地区“三生”用地变化及其生态质量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廖凯涛1,2,刘艳2,刘荃3,宋月君2,黄宏胜3(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赣州市崩岗侵蚀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党兴东1,程立平2,刘文兆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平顶山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雨季末期土壤水资源状况及其空间分异[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王亚蕾1,董晔2(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1968-2018年辽河流域生长季潜散量变化及主控气象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牛耀彬1,吴旭1,高照良2,3,毕如田1,吕春娟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工程堆积体坡面细沟侵蚀形态空间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梁美霞1,2,3,陈志彪2,3,陈志强2,3,刘雅慧1,姜超2,3,区晓琳2,3(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活动状况崩岗崩壁土壤及芒萁的生态恢复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肖杨,周旭,罗雪,李洪广,梁任刚,杨大方(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黔中地区近60年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及主导因素识别[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李恒吉1,2,逯承鹏3,鹿晨昱4,韩金雨1,徐丽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东北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王轶浩1,周建岗2,王彦辉3(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表生态过程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沁县漳源林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重庆铁山坪马尾松林凋落物输入及分解动态与持水特性[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乔雨宁1,2,任婧宇2,韦思瀚3,陈云明1,4,吴睿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水利局).黄土丘陵区5种主要乔灌树种光合生理生态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许晶晶1,杜鹏飞1,屈丽琴1,赵莹1,黄东浩2,周瑞鹏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接坝区不同面积小流域泥沙来源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韦应欣1,2,周利军3,卜崇峰1,2,骆汉1,2,鞠孟辰1,王春1,李亚红1,郭琦1,李炳垠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两类典型荒漠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月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赵飞飞1,张显云1,付婷1,廖留峰2,聂士海1(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贵州省不同地貌类型土壤湿度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周萍1,2,庄文化3,4,张丹1,龙翼1,李明明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冰川退缩迹地原生演替初期马河山黄芪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闵义岚,陈艳,李录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省10市“土地-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0版)[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6期
  • 李媛洁,叶长盛,黄小兰(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基于CLUE-S模型的南昌市“三生”空间时空演变及情景模拟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5期
  • 李萍1,叶辉2,谈树成1(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永德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5期
  • 刘栩位1,2,周启刚2,3,周浪1,2,孟浩斌1,2,李明慧1,2,彭春花1,2(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生态环境空间信息数据挖掘与大数据集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于RSEI的三峡库区重庆段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