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冬丽(南京农业大学).《三体》系列在日本的复合性译介生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5期
-
管乐1,文旭2(广州南方学院;西南大学).《视觉交际和多模态交际:运用关联原则》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5期
-
王华(山西大学).中国英语学习者议论文名词短语复杂度历时变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5期
-
(《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本刊系列学术会议通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5期
-
卢信朝(北京外国语大学).译员与机器汉英同声传译质量和过程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张超,梁文花(曲阜师范大学).二语写作文本流利度与语篇衔接的多维交互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杨梅(华南理工大学).续促互动 互动促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刘云虹(南京大学).文学翻译生成中译者的主体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宋丹(湖南大学).林语堂英译《红楼梦》之文化历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鞠晨1,吉田泰谦2,袁毓林3,1(北京大学;关西外国语大学;澳门大学).汉、日语中愿望的事实性及其表达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孟庆楠,罗卫华(大连海事大学).英语链接动词构式语义变化研究──以seem to V和appear to V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林温霜(北京外国语大学).从《红楼梦》保加利亚语译本看中国文化价值播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赵永峰(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动结构式:力量–接受视角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刘正光1,张紫烟1,孙玉慧1,2(湖南大学;喀什大学).识解、时间维度与英语一般现在时的指称和陈述功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陈贝佳1,向明友2(柏林自由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齐普夫计量语言学思想的德国渊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倪传斌(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对思维的影响——基于外语效应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孔蕾,秦洪武,孔艳艳(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驱动的外语一流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胡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跨语言比较视角看《诗经》“于V”结构——“王于兴师”“王于出征”的句法语义及其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本刊讯.“多语种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建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4期
-
王初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考分离,重在促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3期
-
顾琦一,王心悦,丁莹烨(江南大学).话题熟悉度对英语二语写作修改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3期
-
姜峰(吉林大学).近四十年国内外学术英语研究:主题与进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3期
-
韩景泉,韩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从句论元的结构格赋值及相关理论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3期
-
吴炳章1,郭嘉琪2,廖巧云2(中国海洋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If-条件句中条件极化的基础条件和限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3期
-
何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固化和占位对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论元结构转换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3期
-
陈建林,王君昭,蒋词,龚逸菲,才让扎西(兰州大学).藏–汉–英三语者语言转换中的预先语言控制机制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3期
-
时晓,杨明星(郑州大学).马克思、恩格斯翻译思想的核心话语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3期
-
费晓东1,李运博2(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汉同声传译中工作记忆的语音回路影响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