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娟,蔡延江,朱同彬,黄平(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自然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所).土壤团聚体氧化亚氮排放及其微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马静,卢永强,张琦,李肖肖,肖栋,陈浮(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采煤沉陷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石晶晶,张林,江飞焰,王晓,冯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AM真菌菌丝际细菌具有固氮解磷双重功能[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杨珍珍,耿兵,田云龙,李红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清洁流域创新团队).土壤有机污染物电化学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王凌霞,李忠武,王丹阳,陈佳,胡晓倩,宁珂(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红壤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方法与措施配置* ——以宁都县小洋小流域为例[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严康,楼骏,汪海珍,滕应,骆永明,徐建明(浙江大学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媒介生物学与病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污染场地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乔学瑾,石建初,谭丽丽,范未华,轩俊伟,盛建东,左强(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安集海灌区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土壤盐分多尺度 空间分布特征[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李荣磊,陈留美,邵明安,黄来明,裴艳武,张应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遵义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神木县生态协会).黄土高原不同土质和植被类型下Cl–运移特征及影响因素[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李宏达,李德成,曾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基于光谱相似性匹配的土壤有机碳估算[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滕应,王笑咪,韩玉娟,任文杰,赵玲,骆永明(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中有机复合污染物微生物组转化机制与调控原理:进展与展望[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左小锋,郑粉莉,张加琼,王一菲,桑琦明,张勋昌,王磊,王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牧草地实验室).典型薄层黑土区前期地表风蚀作用影响坡面水蚀的研究[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孙斌,魏志敏,张力浩,代子雯,方成,胡锋,李辉信,徐莉(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地质高背景土壤重金属赋存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周晓冰,栾永霞,林青,徐绍辉(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市城阳区水资源服务中心).数值反演模型模拟层状土壤水力性质[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赵婧宇,韩建刚,孙朋飞,吴永红(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周丛生物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余星兴,袁大刚,陈剑科,翁倩,付宏阳,黄宇潇(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基于Munsell颜色的土壤游离铁预测研究[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唐修峰,秦华,匡璐,王欣欣,宋玉翔,高豪,刘林梦,任一,单军,张焕朝,王保战(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宏基因组学的酸性森林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肖玖金,杨礼通,冯秋红,陈东海,张健,陈良华,胡宗达(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彭州市国有林场;四川农业大学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长期科研基地;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雷竹凋落叶不同分解环境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曾荣昌,张玉启,何丙辉,李天阳,曾成(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喀斯特槽谷区岩石与坡面夹角对坡面集中流水力学特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孙昭安,张保仁,何敏毅,王开永,胡正江,陈清,孟凡乔(潍坊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山东省高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桓台县农业农村局).利用13C标记和自然丰度三源区分玉米根际CO2释放[J].土壤学报,2021,第5期
-
申建波1,白洋2,3,韦中4,储成才2,袁力行1,张林1,崔振岭1,丛汶峰1,张福锁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植物和微生物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际生命共同体:协调资源、环境和粮食安全的学术思路与交叉创新[J].土壤学报,2021,第4期
-
董建新1,2,丛萍2,刘娜1,李玉义1,王婧1,逄焕成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秸秆深还对黑土亚耕层土壤物理性状及团聚体分布特征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4期
-
韦中,沈宗专,杨天杰,王孝芳,李荣,徐阳春,沈其荣(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作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从抑病土壤到根际免疫:概念提出与发展思考[J].土壤学报,2021,第4期
-
李英1,商建英1,2,3,黄益宗4,王农4(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镉砷复合污染土壤钝化材料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21,第4期
-
张冰冰,万晓华,杨军钱,王涛,黄志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不同凋落物质量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4期
-
黄兰婷1,倪浩为2,李新宇3,孙波2,梁玉婷2(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典型红壤水稻土剖面细菌和真菌分子生态网络特征研究[J].土壤学报,2021,第4期
-
廖超林,黎丽娜,谢丽华,孙钰翔,邹炎,戴齐,尹力初(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增减施有机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胶结物的影响[J].土壤学报,2021,第4期
-
刘茗1,2,曹林桦1,2,刘彩霞1,2,梁辰飞1,2,秦华1,2,陈俊辉1,2,邵帅1,2,徐秋芳1,2,3(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竹资源与高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4种典型森林植被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及数量特征[J].土壤学报,2021,第4期
-
叶文玲1,2,周于杰2,晏士玮1,原红红2,何崭飞3,翟伟伟2,3,唐先进2,潘响亮3(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微生物成矿技术在环境砷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21,第4期
-
邵鹏帅1,2,解宏图2,鲍雪莲2,梁超2(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有机质层和矿质层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变化[J].土壤学报,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