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常帅1,于红博1,曹聪明1,马梓策1,2,刘月璇1,李想1(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锡林郭勒草原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排日海·合力力1,2,昝梅1,2,阿里木江·卡斯木1,2(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及驱动因子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杨昌钰1,张芮1,蔺宝军2,董博3,高彦婷1,李红霞1,张彩霞1,王喜红1(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水分胁迫对设施延迟栽培葡萄根际土壤有机氮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陈臻琦1,张靖1,2,张贻龙1,刘睿1(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基于VSD的近20a来浑善达克沙地生态脆弱性变化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李浩1,2,胡婵娟1,赵荣钦2,郭雷1,满洲3(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郑州分院).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林的根系分布特征[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张太西,樊静,李元鹏,余行杰(新疆气候中心).1961—2018年新疆区域高温变化与环流和海温关系[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付双喜1,张洪芬2,杨丽杰2,赵玉娟2,张可心2,陈祺1(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庆阳市气象局).地形影响下祁连山北麓不同类型降水特征对比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张玉欣,马学谦,韩辉邦,张鹏亮,刘娜(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2014—2018年青海省云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庄伟伟1,2,3,侯宝林1,2,3(新疆特殊环境物种保护与调控生物学实验室;新疆特殊环境物种多样性应用与调控重点实验室;干旱区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短命植物的氮素吸收策略[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强耀辉1,2,王坤鑫1,2,马宁3,张寅生1,4,郭燕红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羌塘高原申扎高寒湿地辐射平衡和地表反照率特征[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满元伟,李净,邢立亭(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温度-土壤湿度-降水干旱指数(TMPDI)的构建与应用[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曾康康1,杨余辉1,胡义成2,冯先成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喀什河流域降水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杨倩1,2,秦莉2,高培1,2,张瑞波2(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新疆分院;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基于EEMD-LSTM模型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年降水量预测[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娄泊远1,2,3,王永东1,3,闫晋升1,2,3,艾柯代·艾斯凯尔1,2,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寒带荒漠草原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马小梅,杜秉晨曦,程勇翔,吴玲(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准噶尔盆地植被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刘帅楠,李广,宋良翠,袁建钰,谢明君,魏星星(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早播及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土壤氮磷元素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雷春英1,2,吉小敏1,2,彭钼植1,2,姜黎3(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新疆精河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类型盐分对盐爪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买买提阿布都拉·依米尔1,阿依夏木古丽·买买提1,沙依然·外力2,陈天宇1,布帕提曼·艾拜都拉1,阿依夏木·买买提托合提1,毛炜峄3(和田地区气象局;新疆气象局遥感中心;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和田地区沙尘暴时间分布及变化特征[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赵鹏1,2,朱淑娟1,段晓峰2,常兆丰2,康才周1,王方琳2,王昱淇2,高德才3(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古浪县海子滩林场).民勤绿洲边缘阻沙带表层土壤粒度空间分布特征[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刁二龙1,2,3,曹广超2,3,曹生奎1,2,3,袁杰1,2,3,虞敏1,2,3,陈真1,2,3,张卓1,2,3,童珊1,2,3,赵美亮1,2,3(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祁连山南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含量及通径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罗志文1,2,王小军3,4,刘梦洋2,柯杭5,万婷6,尹义星2(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福州市气象局;江西省科技交流中心).基于地区线性矩法的陕西省极端降水时空特征[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祁京1,2,焦亮1,2,陈可1,2,柒常亮1,2,薛儒鸿1,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腾格里沙漠南缘昌岭山1872年以来干湿变化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肖薇薇1,2,3,安彬1,2,3,史佳琪1(安康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安康市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气候变化背景下1958—2017年陕西省0 cm地温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王岱1,2,王素艳1,2,王璠1,2,李欣1,2,杨建玲1,2(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夏季极端高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北极海冰的关系[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尉迟文思1,2,苗恒录1,2,王星天1,2,高天明1,2,邬佳宾1,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内蒙古阴山北麓荒漠草原生态水文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阴山北麓荒漠草原干旱气象因子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宋经纬1,徐子然1,陈家鑫1,徐庆华1,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杨树天然林的养分含量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杨贵森1,2,黄磊1,杨利贞1,2,陈嘉嘉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根系水力再分配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 杨霞1,周鸿奎2,赵克明1,许婷婷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