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郝润莲1,刘锦腾2,王大勇3,林于今4,王妹妹5,左世亮6,王亚妹7,梁培1,3(海南医学院热带病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带医学院新发热带传染病科研创新团队;海南医学院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医学院;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药学院;三亚市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富顺县中医医院;三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曼氏裂头蚴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基因克隆、蛋白表达及转录水平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1期
  • 张晓艳,温春燕,陈豪,佘菲菲(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消化道恶性肿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肿瘤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幽门螺杆菌CagA与YWHAE互作区段的确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1期
  • 谭秋婵1,魏文静2,陈珣珣2,张晨晨2,赵雨川2,巫株华2(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结核病研究所).MSMEG_6171在耻垢分枝杆菌中的表达及多组学关联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1期
  • 徐石平.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22年第9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1期
  • 丁细霞,陈钰静,晋晶,陈满君,余楠(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2009—2016年广州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张瀞之1,2,余琳1,2,张晏栋2,刘斯仪2,郑晓丹2,周贤玲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血培养中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特征及耐药基因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肖丽贞,欧阳榕,陈朱云,林耀莹,谢汉国(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2017—2021年福建省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范玉1,姜海1,塔娜2,宋春志3,丛宇3,刘佳音4,杨晓雯1,田国忠1,赵鸿雁1,张宇4,朴东日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赤峰市翁牛特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五种布鲁氏菌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性能的评价[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张冉昕1,2,马岩3,赵中飞4,任江萍5,凌锋5,卢学新2,朱武洋2(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诸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1株犬源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细胞分离鉴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陈晓雨1,2,张烨华2,陆金苗1,2,朱诗兰1,2,蔺智兵2,米荣升2,龚海燕2,黄燕2,陈兆国2,李国清1(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和广东猪肉中弓形虫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罗波艳1,聂守民1,田春艳2,杨岚3,范锁平1,安翠红1,孙养信1(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商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商洛市丹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省陕南地区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于瑞洪1,魏凌2,张晓2,李辉1,王东2(济南市平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杀科;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防制所).济南市平阴县农村环境鼠形动物调查与携带病原体检测[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白贵欢1,游旅2,龙利1,牟鸿江2,韦小瑜1,2,李世军2,王铭2,刘英2,刘淳婷2,王丹2,汪俊华1(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异株的CRISPR基因型和遗传多样性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黄振强1,马亚萍2,曲春生1,张旭颖1,杨景森1(丽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丽水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健康教育科).丽水市十三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特点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程倩1,孔子荣1,2,李三木1,李献1,Muhammad Jnaidu1,张书祥2,何奇松3,熊毅3,孙文博4,颜健华1(广西大学医学院;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猪源Pdm/09 H1N1甲流NA定点突变拯救毒株的生物特性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张敏怡,由芳菲,陈清(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与人兽共患病的关系[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陈爱平1,2,张拥军1,2(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6株军团菌全基因组比较及重要毒力因子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谢辉1,2,刘中凯1,2,耿永强1,2,冯建萍1,2,多杰昂欠1,2,金星1,2(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鼠疫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一种选择敏感培养基对腐败材料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检测的应用效果[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李毅,谢爱蓉,谢中必(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暴发疫情分离株分子特征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陈翌雯(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22年第8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10期
  • 蔡亚男,韩旭,魏亚梅,韩占英,刘世友,张艳波,齐顺祥,李琦(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2020年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宿主动物监测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9期
  • 彭培英1,徐蕾1,王谷仙1,何文渊1,晏廷亮1,郭宪国2(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微生物研究所;大理大学病原与媒介生物研究所云南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1952-1989年和2006-2017年中国大陆恙虫病流行及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9期
  • 郭晓,曹诗洋,谭亚芳,周亚洲,陈红艳,任一帆,王艳,杨瑞馥,杜宗敏(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鼠疫耶尔森菌小肽基因sORF34缺失株毒力及短期免疫保护效果评价[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9期
  • 刘维俊1,王加熊1,肖方震1,2,韩腾伟1,刘菁1,曾志伟1,徐国英1,2(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福建省北部地区鼠类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及分离株分子特征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9期
  • 易星驰,张利霞,张亚楠(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鼠疫治疗策略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9期
  • 徐尧,李果,张琴,张仁玲,陈祥,殷月兰,焦新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性危害因子(动物源)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人兽共患病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猪肉产业链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