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何莲珍(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课程思政之“道”与“术”[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周丽敏1,2,袁利平1,梅明玉3(陕西师范大学;忻州师范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课程思政有效课堂环境及评价量表构建研究[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巫喜丽,战菊(吉林大学).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研究——以店名标牌为例[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王启1,钟丽珍2,王伟权1,杨航1,钟文蓓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肇庆鼎湖中学).语境再现线索导向对二语读后续写协同效应的影响[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杨增成(北京工商大学).多模态翻译研究范式的构建[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卫朝霞,陈向京(西安交通大学).深度挖掘教材思政元素,推进大学英语视听说育人实践——以“TED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胡婧菁,肖明文(中山大学).外语教材建设和教学设计中的文化认同——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为例[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薛荷仙,钟书能,陈紫玥(华南理工大学).汉语动词重叠构式研究[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苏雯超1,李德凤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澳门大学).认知视角下的译者行为特征研究[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连小英1,康志峰2(福建医科大学;复旦大学).英汉口译中RC句法歧义的认知加工研究[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王文斌1,杨静1,2(北京外国语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对汉英指元状语研究现状的梳理和认识[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邓鹂鸣1,周韵2(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互文策略研究[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李克(山东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转喻能力对其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探究[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李颖,陈绮(杭州师范大学).以微语境传播为目的的中国文化英语慕课学习效果研究[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袁丽梅(上海大学).MTI学位论文写作中的翻译批评意识培养[J].中国外语,2022,第4期
  • 贾艳芳1,孙三军2(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机器翻译译后编辑难度测量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外语,2022,第3期
  • 冉永平,黄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道德秩序视角下商务抱怨的语用研究[J].中国外语,2022,第3期
  • 王俊菊1,陈伟红1,2(山东大学;泉州师范学院).超语行为研究的理论取向与哲学溯源[J].中国外语,2022,第3期
  • 刘平1,陈嘉亮1,杨璘璘1,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会议中元语用表达的人际功能[J].中国外语,2022,第3期
  • 张必胜(贵州师范大学).明末科技翻译之思想史意义发微——以汉译《几何原本》为考察对象[J].中国外语,2022,第3期
  • 周怡珂,周领顺(扬州大学).“滥用成语导致中国小说无法进步”?——葛浩文广义成语译者行为批评分析[J].中国外语,2022,第3期
  • 雷鸣1,闵光辉2,常蕾3,李哲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武汉学院).基于教学辅助机器人的高校外语教学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J].中国外语,2022,第3期
  • 胡春雨,李雨欣,卢春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通用语交际中道歉言语行为的语料库语用学研究[J].中国外语,2022,第3期
  • 贾勉1,向明友2(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世纪国外(不)礼貌研究热点与前沿探究[J].中国外语,2022,第3期
  • 鲍敏1,李嵬2(东南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超语实践”理论的来龙去脉——李嵬教授访谈录[J].中国外语,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