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珺1,考舸2(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清华大学历史系).“区域国别与世界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史学史研究,2022,第3期
-
方天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从清代云南《开化府志》看邻国历史书写的地方表述[J].史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淮建利(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北宋魏处约家族墓志文研究——兼论“勋旧之门”与宗族“迭为婚姻”[J].史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王嘉川,夏芷晴(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浦起龙校勘《史通》所用诸本考[J].史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闫铮,王晋新(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性别史视域下的多达《人生指南》新探[J].史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苏萌(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当代西方史学中的“叙事复兴”与“叙事转向”[J].史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成思佳(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国之君、继统帝王和北国“他者”——越南古代史家对赵佗形象的历史书写与记忆转向[J].史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谢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蜀中二李的易学与史学[J].史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时培磊1,纪海龙2(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明武宗实录》文臣传编纂探析[J].史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周倩(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清代科举议中的史学改革方案[J].史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李玉君,李阳(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冯家昇先生与契丹辽史研究[J].史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赵广军(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国时期萧一山的史观构建与评析[J].史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许鸿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纪念何兹全先生诞辰110周年暨中国传统经济及其转型学术研讨会综述[J].史学史研究,2022,第2期
-
廖靖靖(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交融·认同·传承——论何兹全先生的中华民族历史观[J].史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李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色诺芬《长征记》中的泛希腊主义书写[J].史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张正萍(浙江大学历史系).苏格兰启蒙时期的“推测史”及其影响[J].史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张作成(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历史表现论题的阐释[J].史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李传印,韩艳娇(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的叙事特征[J].史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赵太和(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新发现周广业《两浙地志录》考论[J].史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陈晓伟(复旦大学历史系).金末纂集《卫王事迹》考[J].史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王珏(南开大学文学院).黄宗羲“诗史相表里”思想论析——史学本位的考察[J].史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周国林(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舜徽先生的罗振玉学术研究[J].史学史研究,2022,第1期
-
缪喜平(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书编纂·正统诠释·人物形塑——改革开放以来宋代三国研究的三重视角[J].史学史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