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恭煌(广州南方学院).《无量寿经》早期译本“自然”一词来源、语义和思想辨析[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洪修平(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大学;南京大学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兼论佛教的儒学化与大乘菩萨精神[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杨凤芹(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敦煌文献《绝观论》出土以来中日两国牛头宗研究综述[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湛如(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佛教典籍与艺术研究中心).《十轮经》与唐代地藏信仰——兼议佛教中国化[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徐慧茗(南昌交通学院;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地藏宝卷与明清时期地藏信仰的民俗化[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释慧正(上海大学文学院).明末隐儒冯昌历及其《八识规矩略说》——基于域外佚书的考察[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张重洲(清华大学哲学系).事死如生——读《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研究》[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杨奇霖(上海大学文学院).《地藏菩萨本愿经》满文译本再探——兼论满文佛经对佛教中国化内涵的丰富[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詹密罗,雷天宇.圣像与咒语——准提菩萨及其图像在中国密教中的作用[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张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新见《十王经》所示之拓展变化[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姜望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名僧入史与佛教中国化——《宋书·夷蛮传》所附四僧传考论[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夏复,纪赟1,2(新加坡佛学院;新加坡佛学院图书馆).早期禅宗的“有念”与“无念”[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金勋1,2,金灵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中国佛教史上金乔觉法师及其地位[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邱兴洁(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笑庵观复对澄观判教观的维护——以《华严经大疏玄文随疏演义钞会解记》为中心[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刘翠(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日本中世东大寺的地藏信仰[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杜敬婷(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吉藏对《法华经论》之“误引”及其原因析论[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张超(南京大学哲学系).体相用脉络与实相转化——论憨山德清以佛解易思想[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樊沁永(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哲学教研室).佛学现代转型的探索——评程恭让教授《佛典汉译、理解与诠释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为中心》[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曾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科学术分社).佛教本土化与地藏信仰的人文精神——兼论楼宇烈先生《中国的人文信仰》[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刘伊玲(清华大学哲学系).《起信论》意、意识的诠释路径之争[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尹赋(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首届九华山地藏论坛学术综述[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张蕾(中山大学哲学系).唐代金刚乘与《大乘起信论》思想的交涉——以《大乘密严经》和《千钵文殊经》为中心[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
藤井淳1,孙海科2(日本驹泽大学佛教学部;北京大学哲学系).如何是道?——“平常心是道”源流探析[J].佛学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