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小婷,郑溪,林建勇,江丽冰,廖侦成(清远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清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茶叶中主要活性成分检测方法综述[J].广东茶业,2022,第4期
-
姜书竹(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以数字化转型促进茶叶出口的对策研究[J].广东茶业,2022,第3期
-
丁颀1,宁弋珍2,张菁1,谢春生1,张宝杰3(肇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肇庆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茶叶中硒蛋白检测与营养功能研究进展[J].广东茶业,2022,第3期
-
梅鑫,司丽沙,王娟,唐娟,吴永红,邓焯,马媛*(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红茶发糕的配方优化及品质评价[J].广东茶业,2022,第3期
-
杨伟1,潘意玉2,杨植善2,郑鹏1,汤松1,刘少群1(华南农业大学;梅州市润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清凉山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广东茶业,2022,第3期
-
蔡晓怡1,农红秋1,2,黎健龙1,林炜3,巫诗轩3,梁成额1,2,农红艳1,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潮州市潮安区赤凤镇炜业茶园).潮州老茶树茶天牛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J].广东茶业,2022,第3期
-
游丽媛1,曹藩荣2(广东茶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不同摊青方法对客家炒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J].广东茶业,2022,第3期
-
钟晓冰,刘彤莹,凌洁,陈婉怡,黄斯蕴,张秒高*(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烘炒结合型工艺与全炒型工艺对客家炒绿品质影响的对比[J].广东茶业,2022,第3期
-
周才碧,张清清,胡榴虹,马媛,周发艳,陈菊,宋丽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基于三段式教学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设计 ——以茶树茎尖为例[J].广东茶业,2022,第3期
-
李秀怀,刘宗莉,曾贞(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气质联用仪在红茶香气检测中的应用概况[J].广东茶业,2022,第3期
-
何媛媛,徐伟,李湘球,王小凤,陆建林,彭君,朱德彬(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通山县职业教育中心).生态旅游主导下茶叶经济转型探析 ——以武功山风景区为例[J].广东茶业,2022,第3期
-
曹藩荣,陈文品,李丹,谭新东,马红彥(华南农业大学).探索华南农业大学茶学“一流专业”建设之路[J].广东茶业,2022,第3期
-
本刊记者.茶和世界,共品共享2022年国际茶日暨第十四届全民饮茶广东区域活动[J].广东茶业,2022,第3期
-
本刊记者.喜讯!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专业进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行列![J].广东茶业,2022,第3期
-
刘彤莹凌洁钟晓冰黄斯蕴陈婉怡张秒高,邱振国王红蕾陈国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改善传统客家炒绿香味和外形的工艺探讨[J].广东茶业,2022,第2期
-
胡海涛1,2,杨月1,赵崇真2,林忠卫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松针提取液对茶园土壤养分及茶树生长的影响[J].广东茶业,2022,第2期
-
林重阳(福州瀚城食品有限公司).茶树叶片解剖结构的分析和相关特性的预测[J].广东茶业,2022,第2期
-
李安生1,黄玉旺1,邱涛涛2,吴绍宗3,刘少群1,孙彬妹1,郑鹏1(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西钦州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东茶业,2022,第2期
-
邢家宝,曹藩荣(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植物激素对于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广东茶业,2022,第2期
-
农红艳1,蔡晓怡1,游鹏2,侯灌兴2,农红秋1,黎健龙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南雄市江头镇小竹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对鸿雁12号新品种茶园土壤及硒的影响[J].广东茶业,2022,第2期
-
朱荣辉1,周梦珍2,李爱娜1,李志威2,曾瑞辉3(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茶叶所;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五华县天柱山茶树种质资源选育调查与分析[J].广东茶业,2022,第2期
-
赵红艳1,胡小苏2,李成萍3(临沧市茶叶研究院;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云南福生成茶业有限公司).试论加快推动临沧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广东茶业,2022,第2期
-
吴晓蓉,伍锡岳,叶秀梅(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基于品控岗位人才的《茶叶鉴评综合实训》课程改革探索[J].广东茶业,2022,第2期
-
陈辉煌(福建农垦茶业有限公司).坦洋工夫红茶加工中拼配技术分析[J].广东茶业,2022,第2期
-
厉晓军1,王海龙1,赵进军2(莒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莒南县洙边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莒南县茶叶生产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探索[J].广东茶业,2022,第2期
-
邢家宝,曹藩荣(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乌龙茶做青工艺中萜类挥发性香气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广东茶业,2022,第1期
-
沈晴,陈晓丹,李丹(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不同陈化期白茶品质成分及其抗氧化作用比较研究[J].广东茶业,2022,第1期
-
黎健龙1,2,蔡晓怡1,农红秋1,谭阳清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英德八百秀才茶业有限公司广东英德).不同修剪模式对英红九号茶树抗寒能力的影响[J].广东茶业,2022,第1期
-
钟美淇,曹藩荣(华南农业大学).加强生态茶园建设支撑茶产业可持续发展[J].广东茶业,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