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四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互动视角下“的”的焦点调节功能[J].汉语学习,2023,第4期
-
胡承佼1,王叡垚2(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话语重复的互动表现及其形成原因与机制[J].汉语学习,2023,第4期
-
闫郁文1,李泉2(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语篇分析理论下英汉二语教材指令语对比研究①[J].汉语学习,2023,第3期
-
祁峰(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互动观念下汉语是非问句疑问和焦点的关系①[J].汉语学习,2023,第3期
-
关越1,方梅2(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汉语自然对话中句法合作共建的多模态协同①[J].汉语学习,2023,第3期
-
张金圈1,樊留洋2(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说了+引语”的结构特征与话语功能①[J].汉语学习,2023,第3期
-
张文庭,李劲荣(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N 来了”中“N”的语法形式、指称义及其影响因素①[J].汉语学习,2023,第3期
-
李延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非事件构式的内涵、类型及其价值①[J].汉语学习,2023,第3期
-
冯浩1,张华2(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汉语母语者和二语者言语产出的语法编码计划广度①[J].汉语学习,2023,第3期
-
曹洪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法制研究院).现代汉语显赫范畴扩张效应的测量 ——以复合趋向补语“起来”为例[J].汉语学习,2023,第3期
-
吕骏1,闫亚宁2(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二语产出视角的汉语重动句的句法启动效应①[J].汉语学习,2023,第3期
-
卢英顺(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作为认知对象及其对相关现象的解释[J].汉语学习,2023,第3期
-
高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代词“什么”前量词出现的条件及其解释①[J].汉语学习,2023,第3期
-
干薇1,陈振宇2(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外国语学院;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从“预期”理论看汉语仅差格式①[J].汉语学习,2023,第2期
-
陈全静1,陈昌来2(上海电机学院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评注性副词“显然”的衔接功能及话语标记化①[J].汉语学习,2023,第2期
-
于赛男1,毛翔2(徐州工程学院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从焦点看准名词的形成①[J].汉语学习,2023,第2期
-
王嘉天(大连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V 下”的概念结构及其隐喻拓展路径①[J].汉语学习,2023,第2期
-
陈雯(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书面纠错反馈对汉字书写习得的影响及原因①[J].汉语学习,2023,第2期
-
王远杰(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近成体结构的惊险义和强主观性①[J].汉语学习,2023,第2期
-
徐勤1,朱宇2(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日本学生汉语第一人称代词表达特点①[J].汉语学习,2023,第2期
-
姜有顺,刘豪妍(西南大学国际学院).基于语料库的汉语二语写作篇章组构模式比较研究①[J].汉语学习,2023,第2期
-
曹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V+数量”结构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①[J].汉语学习,2023,第2期
-
刘树苓1,张美涛2(武警海警学院基础部;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标题构式“从X 看Y”的变异特征及动因①[J].汉语学习,2023,第2期
-
陈满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多”“少”作定语的受限性 ——认知动因及句法弥补[J].汉语学习,2023,第2期
-
吴昌霖,吴长安(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互动视角下“连”字句的反预期表达功能研究①[J].汉语学习,2023,第1期
-
冯军伟(河北大学文学院).“情愿”的核心情态语义及其立场表达功能①[J].汉语学习,2023,第1期
-
齐沪扬(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对外汉语教学参考语法书系编撰的几个理论问题①[J].汉语学习,2023,第1期
-
董淑慧(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数形量名”结构中形、量、名的语义选择①[J].汉语学习,2023,第1期
-
莫丹,胡笑梅(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英汉对比视阈下的汉语二语写作研究综述①[J].汉语学习,2023,第1期
-
阮蓓1,朱斌1,袁陈杰2(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因为A,反而B”异合句式①[J].汉语学习,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