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胡必梅(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医学护理系).现代学徒制视域下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融合路径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6期
  • 李沙(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中职校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模式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6期
  • 沈世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高中:现实问题与改革突破[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6期
  • 孙灵慧(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中职生专业选择及专业发展调研报告 ——以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6期
  • 胡春兵(安徽省天长市于洼九年制学校).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物理留白式教学策略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6期
  • 胡娟霞1,滕道明2(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促进中职生生活习惯向学习习惯正迁移的实践探索 ——以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6期
  • 王小林1,朱峥艳2,姚忠杰3(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项目办;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教学管理处).主题性生产实训:中职德技并修育人模式创新[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6期
  • 郑 姝,李 辉,陈 健(南京市拉萨路小学).衔接学程:让学生更好适应学段过渡[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杨东亚1,2,严瑾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市拉萨路小学).融通学程:促进学生“一个经验”的形成[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郭晗慧1,王崇宝2(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小学;烟台市教育局开发区分局).“五育融合”理念下的美育融合机制构建[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夏健君(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学校).小学“交往-共生”课堂育人模式建构与实践创新[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陆静(苏州市劳动路实验小学校).学期项目化学习的校本化探索* ——以“创意飞天”项目化学习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周春燕(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读后环节重构文本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席晓圆,左 坤(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新优质初中区域家校共育的行动模式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张怡文1,闾恺蓉1,刘宁2(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党总支).学科融通学程: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郭仕红(仪征市真州小学).提升学力的课堂教学范式建构[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张迎平,张斌(沭阳如东实验小学).基于统编教材的“微格”练笔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吴 琴,万 进(南京市汉江路小学).小学整合性学习设计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石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读本《家长必读》评析[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吴 芸,刘 璐(南京市拉萨路小学).“慧劳动”:构建劳动教育新生态[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鲁兴树(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有机体隐喻下学校变革的生成性[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顾雪刚(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以“认识键盘”的教学设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郝敏,苏 蕊(徐州市少华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家庭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沈琦(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巧用数学绘本,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秦兰(无锡市阳山中心幼儿园).低结构材料建构游戏提升幼儿审美素养的支持策略 ——以“玩美阳山”纸箱建构游戏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陈士策(扬州市沙口小学).一堂“失败”的好课 ——“树叶中的比”教学记[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陆莉玲(太仓市朱棣文小学).“跑题”的课也能是好课[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 薛茂红(兴化市唐刘学校).学校记忆的分化与重组[J].江苏教育研究,2021,第C5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