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川1,孙潇天2,公伟美1(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大学法学院).“硕师计划”政策取向优化研究:基于与“卓师计划”的比较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3期
-
程岭,吴迪(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知识金字塔:教育之需、层次意蕴和教学生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3期
-
郭志英(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亲密度对流动儿童自尊的影响:父母情感温暖的中介作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3期
-
赵文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研究:历程、特点与趋向[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3期
-
姚松1,王寅2(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河南大学教育研究中心;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育学院).课后服务如何使弱势群体更受益? ——对于美国“21世纪社区学习中心”计划的考察与反思[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3期
-
谭千保1,2,李雪亮3,吴喜燕3(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科技大学师范学院;湖南科技大学).累积生态风险影响农村初中生学业倦怠的实证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3期
-
吴璇1,孔凡哲2,3(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民族教育研究中心).县域教师流动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 ——基于学生评价视角[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3期
-
李如密,王梦颖(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学温度的意蕴特点、变化形态及应用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3期
-
楚红丽,高泽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县城小学初任教师胜任力指标建构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3期
-
孙秀玲(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力与消解:20世纪20年代东南大学学科建设探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3期
-
胡洪羽(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沉浸式教学:理论模型与实现路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2期
-
高振宇,曾钰珈(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精彩观念的诞生:儿童哲学园本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和优化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2期
-
但菲1,周晨晨1,耿盈利2(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承诺对从教意愿的影响:学习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2期
-
董静(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全视角学习理论下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落实[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2期
-
李龙贤1,李思佳2(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郑州大学).美日中小学食品供应制度的比较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2期
-
杨彦捷,赵翠璇(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幼儿园教师创造力培养观与创造性教学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2期
-
李慧慧,和学新(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2期
-
岳伟,刘亚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校主导-专家协助:新时代学校文化建设合作模式的转向[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2期
-
张国玲(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共生教育:人类世的教育回应[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2期
-
邓柳,雷江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信息技术应用于听障人士语言干预的研究进展——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2期
-
纪春梅,张延普,俞家梅(西藏大学).教师支持与初中生学习投入的关系——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效应[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1期
-
高惠蓉(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课堂上拥有新生命——杜威生命教育观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1期
-
李乾锋1,2,曹宗清1,赵德成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家长参与对青少年社会情感适应的影响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1期
-
倪小敏,范璐璐,倪晓红(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普职融通:杜威大职业教育的理想路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1期
-
方超(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低收入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结果公平:总体趋势与政策建议[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