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常智淋1,王朝旭1,2,张峰1,2,李红艳1,2,崔建国1,2(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省市政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生物炭及其碳骨架对微生物去除水中低浓度硝酸盐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1期
  • 徐富锦,常会庆(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污泥堆肥替代氮肥对石灰性褐土肥力、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1期
  • 李朝晖1,2,单楠1,2,王琪2,3,李文静1,2,王增龙2,3,包萨茹2,3,窦华山2,3,敖文2,3,庞博2,3,王文林1,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呼伦湖湿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2013—2020年呼伦湖流域植被碳源/汇估算及影响因子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1期
  • 本刊编辑部.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启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1期
  • 马伟波,赵立君,王楠,张龙江,李海东(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长三角城市群减污降碳驱动因素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王博杰1,2,何思源1,闵庆文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保护地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经验与优化:来自武夷山国家公园茶产业的启示[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赖格英1,2,邓名明1,马云梦1,赖怡恬3(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福州茉莉花茶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孙忠祥1,胡泽学1,叶回春2,3,黄文江2,3,额尔登其木格4,张莹1(中国农业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草原工作站).MaxEnt与遥感技术在草原蝗虫灾害风险监测中的应用:以东乌珠穆沁旗农业文化遗产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赵一行1,高润艺2,李海东3,揣小伟2,4,郭晓敏5(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江阴市土地利用对碳储量的影响及优化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李雪梅1,刘倩2(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智广州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大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何思源1,焦雯珺1,闵庆文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受益目标下食物系统转型研究:基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解决方案[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张晴1,2,程卓1,2,刘博1,2,杨珺3,李建钦4,张红榛5,张昕勃2,马丽娟2,龙春林1,2,6,7(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红河学院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医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资源植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仇宽彪,杜涵蓓,张龙江,张卫东,李海东(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基于降温效应的长三角核心城市城区绿地节能减碳价值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陈妍1,王楠2,赵立君2,冯阳1,李海东2(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大娄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村镇生态建设模式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边振兴1,关明昊1,佟昊轩1,杨玉静1,初琢明1,于淼2(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理学院).辽宁省昌图县非耕地斑块对耕地系统景观异质性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王理德1,2,3,4,何洪盛4,韩福贵1,2,3,陈思航1,宋达成1,2,3,王梓璇1,2,3,闫沛迎1(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河西走廊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民勤绿洲不同退耕年限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特性[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谷原1,郭仕禹2,赵文涛2,宛勇2,隋倩1(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絮凝强化的微气泡气浮技术应急高效处理富营养化地表水[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韦茜佳1,2,3,周若昕1,2,3,李娜英1,2,3,李浩1,2,3,韩智勇1,2,3(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生活污泥-厨余-存量垃圾多元物料蚯蚓堆肥工艺及应用环境风险评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李星1,2,3,周京春1,2,3,金婷婷1,2,3,王金亮1,2,3(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高校资源与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滇中城市群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空间模拟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本刊编辑部.录用定稿网络首发启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10期
  • 谭美秋1,2,崔耀平1,2,马晓哲1,2,刘朋1,2,樊雷3,芦艳艳3,文雯3,陈准4(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中心/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核算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王怀嵩,张涛(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业土壤健康评价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如克亚·热合曼1,阿里木江·卡斯木1,2,哈力木拉提·阿布来提1,希丽娜依·多来提1,许金花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基于InVEST模型的天山北坡城市群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王冶1,2,薛忠财1,2,王瑞丰2,3,姜白杨1,孙百生1,2,常佳宁1,2(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山区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大队).1990—2017年承德市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郑春燕1,梁俊红1,王建2(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巴经济走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聂鹂尧1,2,胡凯1,2,汪昊睿1,2,史宸菲1,2,王国祥1,2(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污泥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磺胺嘧啶的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吴静1,方凤满1,2,马康1,林跃胜1,2,葛磊1,陈辉1,周浩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基于Unmix模型的庐江县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和来源解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梁彩萍1,2,徐昔保2,李景宜1(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太湖流域1995—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陆晓松1,2,王国庆1,2,李勖之1,2,杜俊洋1,2,孙丽1,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场地环境大数据采集和机器学习方法在污染智能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