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其峰(浙江音乐学院).杰克·波蒂混合媒介作品《打》的创作技法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赵金科,吴亚南(喀什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刀郎麦西莱普表演空间探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白敬徵(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朝钢琴曲《皮黄》解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张建华,余虹(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古时期:中国唱论的自觉和新拓[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韩锺恩(上海音乐学院).通过声音修辞成就音响叙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孙博(西安音乐学院).当前国内古典萨克斯专业音乐教育的现状探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徐文武(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沈心工与速成乐歌讲习会[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刘鹏(四川音乐学院).杜蒂耶小提琴协奏曲《梦之树》演进机制探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姚晓婷(西安音乐学院).华阴老腔的传承与创新 ——以《华阴老腔一声喊》为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汪雪(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莫高窟出行图中的仪仗用乐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杨会青(西安音乐学院).论唢呐演奏中的“韵味”[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闵讷(上海音乐学院).结构分析学的理论基点、方法途径与意义启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李吉提(中央音乐学院).共同引导学生走进“硕”“博”之门 ——从音乐分析学科的多样化发展谈起[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杨和平(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建党百年中国红色音乐的意义与价值[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王文卓(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绝对意义”与“参照意义”——伦纳德·迈尔的音乐意义理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邬娟(上海音乐学院).贾达群《秋三阕》的声景构建与音响探索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代宏,郑珂雅(星海音乐学院).《柳青娘》二四谱的谱式唱念与润腔方式[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张晓东(上海大学).日本正仓院琵琶乐器的保存与修缮历史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郭娜(中央音乐学院).国内音乐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罗曼(西安音乐学院).关于石夫钢琴音乐创作的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胡宝帅(上海音乐学院).徐孟东打击乐三重奏《练习曲I》的速度卡农技术探赜[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陈晞(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工人歌曲创作的历史脉络与艺术特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邓连平(湘南学院).卡特的音乐角色化观念及其创作实践——以《三个管弦乐队的交响曲》为例[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王恪居,李松霖(西安音乐学院).小提琴与中提琴双重奏《丝绸之路》的艺术创作与文化维度辨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孙佳怡(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术语翻译研究现状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魏圩(南京艺术学院).琴乐演奏之“味”的呈现与动势、体势关系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李娜(沈阳音乐学院).无伴奏低音提琴《华彩》创作解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