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益,方素梅,张大伟(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岛日报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自觉[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马芳(青海民族大学).祁连山国家公园脆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跨区域立法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林继富,吴佩琦(中央民族大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基于南岭竹篙火龙节的讨论[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徐世栋(青海民族大学).传承与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机制优化研究 ——以青海省六个民族自治州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青觉,岳清春(中央民族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的新时代边疆治理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杨虎得,韩喜玉(青海民族大学).从无偿援助到互利合作:新中国援藏政策转型的理性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张凯,成臻铭(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吉首大学).明代土司社会宗教信仰研究 ——以永顺土司区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程瑜,彭玉婷,韦玮(中山大学).多元医疗体系下的健康精准帮扶研究 ——以云南凤庆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埃莉诺·珀柯·利科克,何国强(中山大学).从历史维度与概念演变解读性别不平等的根源[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宋烁(北京科技大学).《立法法》赋权后自治州立法的问题与完善 ——基于我国107部自治州立法的规范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马亚辉(百色学院).边境管理视阈下清朝西南边境土司的存废[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赵桅(中央民族大学).从容美土司贡茶看地方与中央的关系[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谭杰,姬广绪(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技术与人文:数字时代的算法困境及其文化阐释[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陆鹏,金炳镐(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共产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理路探析[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才让扎西(中央民族大学).栖居视角下的家园、“乡绅”与记忆 ——以四川马尔康加达村的易地搬迁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华林,陈燕,董慧囡(云南大学).生态治理视域下藏族生态伦理文化遗产档案化整理发掘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尕藏杰(青海民族大学).安多涉藏地区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初探 ——以青海同仁市双朋西乡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郗玉松(遵义师范学院).再论土司制度的终结[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王义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唐王朝在粟特、吐火罗地区所置羁縻府州的性质以及监制措施[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黄圣游(西南林业大学).文化融合视角下云南红河地区的土司家具研究 ——以清末民初思陀、纳楼、瓦渣土司府为视域[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吴才茂(凯里学院).土司的消亡之路:清代赤溪湳洞司改土归流后存废问题再辨[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王四海,魏锦(兰州大学).对土库曼人及其民族国家构建的若干认知 ——基于历史与现实观察视角[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何岚,聂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群体住房自有偏好的形成研究 ——以“六个钱包”支持购房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王江成(北京大学).从“族类群体”到“少数民族”:中国民族构建的“一个面向”[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张皓,王欣怡(青海师范大学).反对外国势力干涉下之西藏和平解放的性质和意义[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杨陇(西北工业大学).文化中介下语言接触对青海汉话发展的影响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吴锐(西安交通大学).涉民族网络沉积舆情治理的困境与启示[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杨红伟,刘洁(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张其昀的西北行及其西北开发思想[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韩喜玉(青海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综述[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
张亚辉(厦门大学).永锡难老:重思晋水流域调查[J].青海民族研究,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