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涛(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行政学院]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习近平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基于供需视角[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4期
-
陶林(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国家治理中俄罗斯政党制度建设的最新力作 ——评《当代俄罗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党制度建设》[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4期
-
和军,郭安皓(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国内农产品监管实践及研究新进展[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4期
-
杨抗抗,王炳权(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构建人民民主话语的历程及其经验启示[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4期
-
孙泽海1,2,陆卫明1(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美国普渡大学哲学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生成逻辑、现实阻碍与实践进路[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4期
-
本刊编辑部.2022年《治理现代化研究》选题指南[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4期
-
贠杰(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公务员队伍治理能力与制度创新研究[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3期
-
周少来1,贺凯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研究室).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党协商的历史经验考察[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3期
-
李文政(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饭圈”失范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其治理[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3期
-
冯新舟(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党建教研部).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及其发展路径[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3期
-
李荣亮(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顶层设计的实现路径研究[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3期
-
程雨燕(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双碳”目标背景下规范地方适应性治理的优选路径[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3期
-
陈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十四五”乡村治理现代化走向及2035 年远景展望[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3期
-
张勇(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方位、标识性概念与逻辑主线[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3期
-
王向阳1,关登辉2(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传统农区农村青年县域城市化的经济社会基础与发展走向审视[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3期
-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贺信[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3期
-
本刊编辑部.《治理现代化研究》稿件格式[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3期
-
黄意武(重庆社会科学院).全球文化格局视域下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践进路[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3期
-
刘田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粤港澳大湾区空气污染治理的实践探索与路径选择[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3期
-
谢撼澜,任晓楠(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习近平关于红色话语构建的重要论述研究[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2期
-
文宏1,2,任子毅1(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基层负担难题从何得解 ——基于条线下沉视域下的解释[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2期
-
孙久文,程芸倩(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特征及对策建议[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2期
-
张树华1,李墨洋2(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 ——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关键点[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2期
-
江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治理性与治理能力提升策略[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2期
-
卢旭东,彭欢欢(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2期
-
牛军钰1,朱元婷1,郑巧菲1,高小平2(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为例[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2期
-
唐任伍,孟娜(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共同富裕的压舱石:国有企业的担当及其作用机制探微[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2期
-
本刊编辑部.2022年《治理现代化研究》选题指南[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2期
-
本刊编辑部.《治理现代化研究》稿件格式[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2期
-
王谋1,2,3,吉治璇1,陈迎1,2,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格拉斯哥会议后全球气候治理格局、特征与趋势 ——兼议对我国气候治理的影响及其策略选择[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