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可兴1,冯小霞1,张胜利2(达州市巴山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晋中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香椿火锅底料加工工艺[J].中国调味品,2017,第12期
-
郭雪霞1,2,王伟华3,刘瑜1,2,冉国伟1,2,张慧媛1,2,郭海枫1,王海1,2(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部农产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不同太阳能干燥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理化特性和干燥能耗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7,第12期
-
但茜,毛佳怡,曾海英(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豆瓣辣酱高酶活霉菌筛选及豆醅促熟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2期
-
张学英(湘西自治州食品药品检验所).盐酸标准滴定液标定的不确定度评定[J].中国调味品,2017,第12期
-
陈卓静1,2,3,关亚飞4,丁城1,2,3,吴茜1,2,3(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葡萄糖-天门冬酰胺体系中丙烯酰胺的生成规律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2期
-
孙连海,郭明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模糊数学评价法优化甜辣牛蒡酱[J].中国调味品,2017,第12期
-
许艳俊,郝林(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苹果醋酿造过程中苹果酸含量的变化规律[J].中国调味品,2017,第12期
-
严赞开,梁钿玲,陈燕绚(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潮汕咸菜和菜脯在腌制过程中萝卜硫素的变化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2期
-
豆海港1,侯晓东2,李婷2(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潮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熟香风味辣椒调和油的生产技术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2期
-
陈涛,陈福生(华中农业大学).首届世界名醋品鉴培训班在湖北宜都成功举行[J].中国调味品,2017,第12期
-
厉志伟,王盛莉(湖南省玉峰食品实业有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王振宇,孔子浩,郑舒婷,陈小燕,郑宝东,林少玲(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天然结合酚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袁华伟1,2,闵小兰3,陆巧玲1,杨泽刚1,兰著玺1,徐洲1,2,尹礼国1,2(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钟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腐乳毛霉SH12生长性能及产酶特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王政军(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青岛农业大学齐民书院).从典籍看中国古代豆豉酿制工艺的发展[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刘贺1,章启鹏2,徐婧婷3,郭顺堂3(昆明学院农学院;天津顶育咨询有限公司食品安全中心检验科学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减盐相关产品研究进展及开发现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赵丛丛,彭春艳(曲靖师范学院).罗平小黄姜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抗氧化活性测定[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谭永水1,郭琳2,刘新利1,侯丽华2(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三种酱油发酵曲霉酶活力的比较[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卜宁霞,魏超昆,赵宇慧,徐昊,刘敦华(宁夏大学农学院).姜汁嫩化鸡肉干研制及其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孙纯,祝文兴,刘新利(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低聚半乳糖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王帅斌,王冀宁,陈庭强,付晓燕(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基于多环节监管的食品安全现状及其治理[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孟君1,2,彭秀丽3,庄勤1,罗立强4(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生产与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上海大学化学系).新、陈大蒜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王媛媛,侯利霞,汪学德(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花生酱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陈剑,蒋云升,闫婷婷,李华(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兔肉干挥发性风味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崔春,赵龙,赵谋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以普通干酵母粉为原料的酵母抽提物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成令茹,钱秋红,张俊杰,谢定源(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环境食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名菜谱》中常用调味品的统计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魏永义,李超敏,韩豪敏(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食醋香气的感官剖面检验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肖岚1,毛鸿霖1,罗开银1,马菲1,王绍胜2(四川旅游学院食品学院;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同味型即食金针菇的研制[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王汉玲1,陈丽丽1,杜雨芊2,丁小强1,赵利1,袁美兰1,白春清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南昌);南昌市食品化妆品监督所).美拉德反应对鱼糜漂洗液回收蛋白酶解物结构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
边忠博1,孙如一2,王磊1,张一1,杨柳1,陈宇飞1(吉林工商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LAMP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调味品,2017,第11期
|